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1例由万博节皮菌Arthroderma vanbreuseghemii导致的面癣。患者女,9岁,面部大片红斑肿胀脱屑伴瘙痒7个月,被误诊为"多型红斑",口服激素3周,停药后皮损面积迅速扩大,伴鳞屑瘙痒。2015年4月21日就诊于我科,真菌直接镜检阳性,培养和PCR结果为万博节皮菌。给予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个月后痊愈。  相似文献   
2.
报道须癣毛癣菌引起的人兔共患体癣3例.患者皮损均为环状红斑丘疹,上覆鳞屑,炎症明显,伴瘙痒,均与兔子有密切接触史,且兔子均有明显皮损.取患者及兔子的皮屑真菌镜检及培养,鉴定为须癣毛癣菌,经口服及外用抗真菌药物后治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播散性念珠菌病是一种致命性真菌感染性疾病,在免疫缺陷患者中发病率逐年增多,报道1例以双下肢多发皮下结节为首发表现,伴有肺及脑受累的播散性念珠菌病,并文献复习播散性念珠菌病的皮肤受累临床表现。方法患者女,37岁。因双下肢多发皮下结节6个月余就诊。有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史,口服强的松及他克莫司2a余。取患者皮损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皮损组织、脓液、血、痰、尿、粪、脑脊液进行真菌镜检及真菌培养,并文献检索统计播散性念珠菌病皮肤受累患者临床特点。结果皮损组织病理见假菌丝,皮损组织、脓液、痰、尿、粪标本直接涂片均见假菌丝并培养出白念珠菌,CT显示肺受累,诊断为播散性念珠菌病,予抗真菌治疗,患者皮损愈合及肺部病灶部分吸收,但因自行停药,最终出现颅内播散。结论以皮损为首发表现的播散性念珠菌病临床罕见,临床诊疗中应重视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皮损的组织病理及微生物检查,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防止出现系统性播散,从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正>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C.neoforman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土壤、鸽粪等自然环境中的机会性致病酵母菌,在易感患者中可引起危及生命的脑膜脑炎,病死率和致残率高[1]。全球每年约有近25万例新生隐球菌感染病例,其中约18.1万人死亡[2]。近20年来,我国的隐球菌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3],但是隐球菌病的治疗药物种类有限,  相似文献   
5.
报道儿童脓癣1例。患儿男,5岁,头部左后侧圆形脓肿破溃结痂伴瘙痒疼痛半个月余。取断发及脓液直接镜检及真菌培养均阳性,做小培养确定菌种为红色毛癣菌,经综合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6.
新生隐球菌是一种专性需氧条件致病菌,它的细胞壁外包绕着一个多糖荚膜,是其主要毒性因子之一。荚膜主要包含两种多糖-葡萄糖醛酸木糖和半乳糖甘露聚糖,此外还有少部分的甘露糖蛋白。这些多糖分子除构成多糖荚膜外,同时也参与新生隐球菌与宿主之间的免疫反应。该文对新生隐球菌荚膜的结构、生物合成、免疫反应及针对荚膜的抗真菌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旨在为新生隐球菌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比较合并与未合并浅部真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对常用变应原的敏感性,综合从皮肤或指(趾)甲中分离出的菌种情况,评估浅部真菌感染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学中的作用.方法 受试者包括353例慢性荨麻疹、湿疹及特应性皮炎患者.通过真菌直接镜检法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合并浅部真菌感染组(n =173);对照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无浅部真菌感染组(n=180).对所有实验组及对照组受试者进行9种真菌变应原和9种非真菌变应原皮内试验.实验组患者进一步进行真菌培养以鉴定菌种.结果 慢性荨麻疹患者实验组须发癣菌、新月弯孢霉,特异青霉、烟曲霉变应原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湿疹患者实验组须发癣菌变应原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01).慢性湿疹、荨麻疹患者其他真菌变应原及粉尘螨、屋尘螨等非真菌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34例患者皮肤或指(趾)甲分离鉴定主要为红色毛癣菌(52.86%)、须癣毛癣菌(14.18%)、絮状表皮癣菌(5.22%)、白念珠菌(6.72%),实验组须发癣菌变应原阳性率及皮肤分离皮肤癣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须发癣菌变应原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湿疹患者往往合并皮肤癣菌感染,皮肤癣菌感染可能在部分慢性荨麻疹、湿疹的病因学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报道1例由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所致的面癣.患者为5岁男童,外伤后致右侧面颊部红斑、丘疹、脓疱20余日于我科就诊.真菌镜检显示菌丝阳性;真菌培养生长石膏样小孢子菌.皮损外用酮康唑乳膏两周后复诊,痊愈.随诊观察1个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备可溶性TrxA-CARD9蛋白及其临床突变型。方法 将构建好的原核系统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后,通过不同诱导条件筛选合适的表达条件。使用精氨酸辅助目的蛋白进行非变性溶解,并通过聚乙烯亚胺和硫酸铵沉淀法去除核酸和杂蛋白,最终利用阴离子交换和肝素亲和色谱柱纯化融合蛋白。结果 成功构建表达质粒并纯化融合蛋白,酶切去除TrxA标签后通过质谱鉴定其为可溶性CARD9蛋白。结论 成功实现了全长CARD9序列在原核系统中的高可溶性表达,为研究CARD9蛋白生物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基础,并为寻找治疗真菌感染的潜在靶点和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反映国内甲真菌病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采用高级检索方式,对1981~2011年国内甲真菌病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检出有效文献826篇;年文献量变化呈早期较少随后出现高峰,继而进入稳定期的发展趋势;主要的产文省市为北京、江苏、广东、上海和山东,共发表文章398篇,占总文献量的48.18%;发文最多的机构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共发文46篇,占全部文献的5.57%;发文3篇及以上的第一作者共37人,共计发表论文154篇,占第一作者总人数的4.48%;《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和《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是甲真菌病研究的核心期刊;文献合作度为3.01,文献合著率为73.24%;主要研究内容为甲真菌病治疗疗效观察,相关文献共423篇,占总文献量的51.21%;署名为基金论文的文献45篇,占所有文献的5.45%。结论我国甲真菌病研究已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但地区间科研实力存在较大差异,基础研究较薄弱,研究者间的合作尚需加强,基金资助力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