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红点唇瓢虫生物学及其对防治介壳虫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 Silverstri是一种国内广布的多食性的蚧虫天敌,据调查饲养结果,已知它可捕食5科27种蚧虫。该虫具有较强的觅食和捕食能力,具有较高的繁殖力,并能建立比较稳定的种群。通过多次田间释放和保护利用的试验,对蚧虫的控制效果均在94%以上,是防治多种蚧虫_的有效天敌。作者于1978—1982年,对此虫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此文是有关结果的一个简报。  相似文献   
2.
江苏海涂苇田芦毒蛾的生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 ̄1995年江苏海涂苇田的调查表明,芦毒蛾种群数量消长的主要影响因子是糙叶苔、苇田干湿度以及芦毒蛾黑卵蜂和寄生菌等。提出了以生态控制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因地制宜地赶火烧滩;利用苇田内高湿或浅灌消灭越冬幼虫;清除糙叶苔;保护和利用芦毒蛾黑犷睡其他防治措施的协调运用等。  相似文献   
3.
<正> 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的蜡被是影响该虫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该虫蜡被的形成有星芒状硬质蜡被和龟甲状软质蜡被两个阶段。若虫孵化后6小时左右开始泌出  相似文献   
4.
1990~1992年对射阳海涂芦苇的芦毒蛾、条锹额夜蛾、宫苍仁蚧以及芦苇褐斑病和芦苇叶锈病的主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点进行了观察研究,提出了以生态控制为基础的综合防治体系。防治实践表明,这一体系是可行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