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Frankia sp.Asll和EaI827菌株的固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辽东桤木和沙枣的根瘤中分离出两株内生菌(Frankia sp.),分别编号为Asll和EaI827。可在丙酸作碳源的限定培养基中诱导出泡囊,并表现较高固氮活性。不同浓度的NHt和水解酪蛋白对菌体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对固氮活性却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当氧分压为5%时,Asll菌株固氮活性较高,而F~1827菌株最适氧分压为1%。Asll菌株的固氮周期为8一11天,Eai827菌株在11一14天表现出较高的固氮活性。  相似文献   
2.
磁场对Frankia SP.的生长和固氮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鸿宾  刘信 《微生物学报》1990,30(2):149-153
  相似文献   
3.
茎瘤固氮根瘤基ORS571菌株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能利用色氨酸合成吲哚乙酸(IAA)。随着菌龄的老化,合成的IAA量也增加。除IAA外,该菌株还产生类GA物质。本研究未检出细胞分裂素(Cytokinin)类物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磁场对Frankia sp.在自生和共生条件下的影响。Frankia sp.纯培养时对磁场十分敏感,生长和固氮能力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当,Frankia sp.As1 与辽东桤木形成共生体时,磁场对植物生长和结瘤、固氮均表现出良好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6.
非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作用大多数是由弗兰克氏菌的侵染形成根瘤引起。其中泡囊是弗氏菌在根瘤内的固氮场所(Akkermans等1977,Tjepkema等1981)。我们采用光学及电子显微镜对泡囊进行了观察,并对根瘤不同部位的泡囊数量及其固氮活性与其它生理活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根据乙炔能被固氮酶还原成乙烯的原理,用气相色谱测定固氮酶活性已被广泛采用。1973年,La Rue T.A.等曾发表了应用比色测定乙烯法测定固氮酶活性的方法。该方法根据还原的乙烯进一步氧化成甲醛,当加入乙酰丙酮和铵盐溶液时,基于Hantzsch反应形成了3,5-二乙酰-1,4-二氢二甲基吡啶(DDL),渐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