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类病毒分子量小,在寄主体内含量低,不易提纯。一般提纯方法需经过酚抽提,去糖、透析、氯化锂处理、DNase消化和纤维素层析,由于步骤复杂,所以回收率较低,同时所得样品纯度不高,难以满足各种需要。本文报道一种柑桔裂皮病类病毒(CEV)的分离制备方法,采用苯酚-氯仿抽提核酸,核酸经LiCl处理后,进行纤维素(CF-11)层析,然后经PAGE纯化CEV。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所使用的设备简单,纯化CEV效果好等优点,是柑桔裂皮病类病毒早期诊断,序列分析,分子克隆和防治等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3.
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amHI 将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Buzura Suppressaria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 BsNPV)DNA 切为9个片段。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洗脱,将其酶切片段与 BamHI 切割后的质粒 pBR_(322)重组,转化大肠杆菌,经抗菌素筛选、电泳分折和菌落杂交3种方法证明了插入子的存在,从而表明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DNA BamHI 片段已经克隆。  相似文献   
4.
用含裂皮病类病毒(Citrus exoeortis viroid,简称CEV)的古巴花叶橙、冰糖橙的叶汁和核酸粗提物感染爪哇三七(Gynura aurantiaca),取其腋芽和嫩叶作外植体,经消毒处理,接种在稍加改良的B5和MS半固体培养基上,置于24℃~27℃遮光培养,经2~3周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质地有的松散易碎似白木耳状,有的坚硬灰黑似多瘤状,经双向凝胶电泳-银染法和点杂交法检测,证实用CEV感染的嫩叶和腋芽作外植体,不仅能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而且CEV还可能在愈伤组织中复制,结果表明,已初步建立了爪哇三七的组织培养和研究类病毒的离体培养系统。  相似文献   
5.
柑桔裂皮病类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told,CEV)的传播和流行,对柑桔的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已证明特CEV的亲本可通过嫁接、插枝这两种营养繁殖的方式将CEV传播给子代。所以,CEV脱毒方法就成为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据报道,采用热处理、茎尖微芽嫁接和选育珠心苗等技术可获得无毒植株。嫁接是一种常用的育苗方法,然  相似文献   
6.
爪哇三七(Gynura aurantiaca D.C.)是柑桔裂皮病类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简称CEV)敏感的指示植物。我们建立了健康和CEV感染的爪哇三七悬浮细胞培养的体外系统。绘制了悬浮细胞培养的生长曲线、pH曲线和温度曲线。CEV可以在悬浮细胞中复制。对继代培养中CEV和寄主核酸的连续测定表明CEV的扩增阻遏了寄主核酸的复制。  相似文献   
7.
柑桔裂皮病类病毒感染爪哇三七叶片原生质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裂皮病类病毒(Citrile Exocortis Viroid,简称CEV)是一种严重影响柑桔生产的单链闭环RNA致病因子,近年来人们已对它的理化特性、检测方法以及离体培养系统进行了研究。由于利用原生质体出利用整个植物或愈伤组织来研究CEV复制和致病机理更为优越,所以建立一个适合CEV感染的原生质体体系是人们关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9.
用0.3M的甘氨酸缓冲液(含0.1M的MgCl_2,pH7.4)对泡桐丛枝病病树的新鲜或冰冻组织进行抽提,用蜗牛酶处理,并差速离心,获得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然后用蛋白酶E处理,苯酚和氯仿抽提,酒精沉淀,可有效地制备得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总核酸。所得总核酸在0.6%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时呈现出大分子和小分子两种电泳带。DNase I RNase A及专一性降解单链核酸的S.酶等分析结果表明,大分子带为DNA,小分子带为RNA,且DNA具有双链性质,RNA具有单链性质。将上述总核酸用RNase A消化,苯酚和氯仿抽提,乙醇沉淀,可获得单一的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DNA。电泳测得其DNA分子量约为1.5×10~7道尔顿。目前国内外均未见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核酸报导。  相似文献   
10.
经柑桔裂皮病类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简称CEV)感染后的指示植物爪哇三七(Cynura aurantiaca),分别施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5ppm,10ppm,50ppm,100ppm,200ppm)、萘(100ppm,300ppm)、5-氟尿嘧啶(0.5mg/L,1mg/L,2mg/L)溶液,其相对感染指数(Relative infectivity index)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变。抽提叶片核酸,经5%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银染色法结合凝胶扫描技术确定CEV浓度,辅以点杂交方法定性,观察到施用赤霉素组CEV浓度增高,施用萘组和5-氟尿嘧啶组CEV浓度均降低。用无性繁殖的柑桔苗作材料,CEV感染后分别施用50ppm赤霉素、300ppm萘、1mg/L 5-氟尿嘧啶溶液,用相同的分析方法,得到了与爪哇三七一致的结果。讨论了这三种药物影响CEV复制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