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通过对带钢卷取机跑偏电液伺服系统的介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根据PID控制器的原理对电液伺服系统PID设计,对带钢卷取机跑偏电液伺服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最终证明带钢卷取机跑偏电液伺服系采用PID控制可以获得较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2.
【背景】大肠杆菌病和沙门菌病是最常见的家禽细菌性疾病,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另外,禽大肠杆菌和沙门菌也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可通过禽类及其产品传播给人类,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加强禽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快速鉴别检测,对养禽业和公共卫生都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建立禽大肠杆菌、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鸡白痢沙门菌和鸡伤寒沙门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通过比较分析确定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鸡白痢沙门菌和鸡伤寒沙门菌的特异靶标基因,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建立多重PCR方法,分析该多重PCR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可靠性。【结果】该方法能特异性地鉴定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鸡白痢沙门菌和鸡伤寒沙门菌,每个PCR反应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03 CFU细菌和100 pg基因组DNA。临床分离菌株检测显示,多重PCR与传统血清学方法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够快速鉴别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和不同血清型沙门菌,对禽大肠杆菌病和沙门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医疗资源的结构性失衡、居民看病就医的“倒金字塔”现象突出等问题,国家和各省市均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导向和举措,目的在于引导秩序就医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新型的区域医疗卫生协同网络在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上有着明显优势,从上海浦东新区区域医疗中心联合区域内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业务紧密型的医疗卫生协同网的实践,围绕新农合按人头支付政策实施,探索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患者就医科学、合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浦东医院在2011年4月,根据医院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导入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对医院进行转型与发展的战略管理,根据关键外部、内部因素(EFE、IFE)来客观评价医院发展要素的相对吸引力,通过SWOT矩阵,制定医院发展的备选战略,采用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对备选战略的优劣进行量化评估,最后确立医院的战略目标体系及发展战略并通过职代会后实施。文章论述了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在公立医院的实施过程及经验,并对战略计划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背景】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可引起禽的大肠杆菌病,严重危害养禽业。V型分泌系统(Type V secretion system,T5SS)在APEC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分析不同致病型大肠杆菌的T5SS在APEC中的分布规律,探讨T5SS与APEC的大肠杆菌进化分群及其他毒力因子的关联性。【方法】根据大肠杆菌的15个T5SS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检测T5SS在APEC临床分离株中的分布;分析APEC菌株的系统进化分群及毒力因子分布,探讨T5SS分布和APEC系统进化分群及毒力因子的相关性。【结果】T5SS在APEC临床分离株中广泛分布,其中ydeK和pplfP的分布率最高,分别为98.55%和92.03%;而upaC和pic的分布率均低于10%。系统进化分群结果显示,APEC主要属于A、B1和D进化分群,B2群较少;T5SS分布和进化分群分析发现ehaA、ehaB、pic、vat在D进化分群APEC菌株中分布率较高,而ehaG、ag43/flu、apaC主要分布于A及B1群APEC中。然而,T5SS和APEC其他毒力基因分布无明显的关联性。【结论】T5SS广泛存在于APEC分离株中,且部分T5SS分布与大肠杆菌系统进化分群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白血病抑制因子 (LIF) 为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在生物发育及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LIF 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都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某些氨基酸在不同物种中保持不变. LIF 中 29 位氨基酸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都是Q. 为了研究 Q 对 LIF 功能的重要性,利用随机 PCR 的方法将 29 位氨基酸突变为 R,并将突变后的 LIF 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 pcDNA6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成功表达. 同时以克隆到的野生型 LIF 作为对照. 将分泌到细胞培养基中的野生型和突变 LIF 因子收集,通过 EMSA 实验以及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发现野生型 LIF 因子具有激活 STAT3 信号通路的生物学活性. 同时, 3H-TdR 掺入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型 LIF 因子能显著抑制鼠骨髓白血病细胞系 M1 的增殖. 而 29 位氨基酸突变的 LIF 因子则完全丧失了以上功能,但所发现的突变没有显性负的作用. 结果充分说明, LIF 中高度保守的 29 位氨基酸对 LIF 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严重危害养殖业及人类健康。调控蛋白在病原菌的生存及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构建鼠伤寒沙门菌调控基因rtsB缺失株和互补株,分析调控蛋白RstB对鼠伤寒沙门菌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的影响。【方法】利用Red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鼠伤寒沙门菌SAT52的rtsB基因缺失株,并利用互补质粒构建互补株。然后比较分析野生株SAT52、缺失株?rtsB和互补株C?rtsB的生长特性、运动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黏附入侵能力、胞内存活能力及致病性的差异。【结果】缺失rtsB基因不影响SAT52的生长速度,但导致运动能力增强,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减弱。细胞感染试验结果表明,rtsB基因有助于鼠伤寒沙门菌对Hela细胞的黏附入侵及RAW264.7细胞内的存活。动物试验结果表明rtsB基因缺失显著降低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病力。【结论】rtsB基因在鼠伤寒沙门菌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为阐释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病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区域医疗中心传统的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形势。根据战略管理理论,在全面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南部区域医疗中心——浦东医院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浦东医院的战略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