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选用稻米蛋白质含量等品质差异较大的7个籼型不育系(A)及相应的保持系(B)与5个籼型恢复系(R)杂交,组成7×5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应用包括胚乳、细胞质和母体植株基因的遗传主效应以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及非条件和条件分析方法,研究了籼稻稻米蛋白质含量与外观品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进一步揭示了籼稻糙米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对稻米蛋白质含量与外观品质性状间遗传相关性的影响。非条件分析的结果表明,除了与糙米厚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以外,蛋白质含量与其它稻米外观品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与糙米宽间的相关性表现为正值,其余为负向相关。条件分析的结果显示,糙米重和直链淀粉含量对稻米蛋白质含量与外观品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均可产生较大的影响。糙米重主要通过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影响蛋白质含量与外观品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其中对蛋白质含量与糙米长、糙米宽、糙米厚间遗传相关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负向作用,而对蛋白质含量与糙米长宽比、糙米长厚比间遗传相关性的影响则表现为正向作用。稻米直链淀粉主要通过细胞质遗传主效应和母体加性效应影响蛋白质含量与糙米长、糙米长宽比、糙米长厚比间的遗传相关性,而对蛋白质含量与糙米宽间的相关性影响主要表现为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执行者,其功能往往体现在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中,研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对于人们深入了解和预防传染病、靶向治疗多基因疾病、阐明蛋白质的分子作用机制及各种复杂的生命现象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多种技术被用来研究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研究难点在于实时捕获瞬时或弱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质谱技术(mass spectrometry, MS)可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该难点。由于质谱技术可研究简单的蛋白质复合物再到大规模的蛋白质组实验,基于质谱技术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科学研究中。综述了蛋白质间相互作用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氢氘交换质谱法和化学交联质谱法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优缺点及其应用,最后对基于质谱技术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以期为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菰黑粉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液中植物激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显微镜下观察孢子形态,并观察单菌落的形态和菌株的微观形态,PCR扩增其ITS-5.8S rDNA序列,测序并在NCBI中进行同源比较,确定其种属。液体培养该菌株,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发酵液中植物激素。结果表明:用菌落形态与孢子形态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方法,对茭白中分离的一个菌株鉴定为菰黑粉菌,且在其发酵液中检测到植物激素IAA、ABA和GA3,其中IAA含量为0.1306mg/L,ABA含量为0.01367mg/L。  相似文献   
4.
应用ACGM标记分析禾本科几个物种间的系统发生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泳全  叶子弘  吴为人 《遗传学报》2006,33(12):1127-1131
为了验证水稻基因组数据的通用性,利用ACGM标记分析了禾本科几个不同种属植物的亲缘关系。选用10份材料,它们分别代表禾本科的5个属(Oryza,Zea, Setaria ,Triticum,和Phyllostachys)。根据遗传距离建立了一个聚类树。这5个属的亲缘关系可以简单地表示为:((Oryza+(Zea+Setaria))+Triticum)+Phyllostachys。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与玉米或水稻与粟之间的遗传距离比水稻和小麦或水稻与竹子之间的遗传距离近。  相似文献   
5.
数量性状发育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叶子弘  朱军 《遗传》2001,23(1):65-68
发育遗传模型是同时反映性状遗传和发育本质、提供影响遗传变异及调整发育进程的有关因素的信息的模型。建立在群体遗传学基础上的直接效应模型适用于单一基因控制的简单性状。渐成模型将遗传变异分解成直接分量和渐成分量(母体效应和互作效应),能更好地反映有机体遗传和发育的生物学机制。生长轨迹模型有效地综合了复杂性状各分量的发育动态,可获得连续的、综合的、详细的、动态的发育信息。条件遗传分析方法不仅可以估算特定时间段的净效应,且可将净效应分解为不同遗传分量,了解各效应分量的相对贡献。 Abstract:Developmental genetic models and analysis methods for quantitative traits are presented.Developmental genetic models should reflect the genetic and developmental essence,and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genetic vari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Direct effect models,which based on the population genetics,may be suitable to analyze simple traits with single gene.Epigenetic models can decompose the whole genetic variation into direct and epigenetic components (maternal effects and epigenetic interaction effects),so that biological mechanism can be better understood.Growth trace models effectively synthesize the developmental dynamics of components of complex traits.With them,continuous,compositive,detailed,and dynamic in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is available.Conditional analysis method can not only estimate the net effects in a specific time interval,but also depose them into genetic components and help to appreciate the contributions of different effects.  相似文献   
6.
海岛棉F1产量性状的条件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海岛棉5×4不完全双列杂交实验的3年产量性状资料,运用包括加性、显性、加性×环境互作、显性×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进行条件和非条件的遗传分析.双列杂交的亲本具有不同果枝类型.非条件遗传方差结果表明,总皮棉产量没有检测到显著的非条件加性效应方差.但是铃重、霜前铃数、霜后铃数以及霜前皮棉产量的条件分析结果发现这些性状的加性效应均对总皮棉产量的加性效应有贡献.因此,可通过这些性状改良总皮棉产量的加性效应表现.当某材料产量构成因素的加性贡献率比较高时,选择该材料作为杂交亲本可望获得具有较好总皮棉产量表现的后代.各产量构成因素的显性效应对霜前皮棉产量和总皮棉产量的杂种优势具有较大的贡献率.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又相互影响.那些能够检测到显著的正向贡献率的性状将为进一步改良目标性状提供可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运用条件分析方法不仅能分析原因性状对目标性状的贡献率,还可以分析特定亲本(或组合)的某一性状对该亲本或组合目标性状的作用大小和正负,据此就可以指导某一亲本后代或组合的目标性状的间接选择.这对实际育种中具体组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适用于菰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的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ATMT)体系,构建菰黑粉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针对性地筛选双核菌丝形成缺陷型转化子,并对T-DNA插入位点进行分析,为研究菰黑粉菌二态型转换的分子调控机理打下基础。以构建的菰黑粉菌自融合菌株TSP为出发菌株,以含有遗传霉素(G418)抗性基因(neo)的质粒为载体,通过ATMT构建菰黑粉菌T-DNA突变体库,并对诱导剂乙酰丁香酮(AS)浓度、转化的共培养时间、农杆菌浓度和菰黑粉菌芽孢子浓度等建库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条件试验,筛选最优条件;对继代培养的转化子基因组中的遗传霉素抗性基因进行PCR检测,验证转化子遗传稳定性;对突变体库中的转化子双核菌丝生长情况进行观察,测定其双核菌丝形成能力;对上述双核菌丝形成缺陷型转化子进行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其T-DNA插入位点。当遗传霉素浓度为75μg/mL时,菰黑粉菌的生长被完全抑制。当AS浓度为100μg/mL、共培养时间为24 h、孢子浓度为1×105  相似文献   
8.
叶子弘  朱军 《遗传学报》2000,27(9):800-809
对4个陆地棉品种(系)双列杂交实验的2年观察资料按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进行不同发育阶段开花成铃规律的遗传分析。方差分析表明,开花成铃早期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至中后期加性效应作用逐渐增强,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相对较小。不同发育阶段平均开花成铃数与总铃数的相关分析表明,8月1日前加性相关系数为负数或零值,但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显性正相关,8月1日后则相反。不同发育阶段平均开花成铃数的条件遗传分析发现不同时期的基因活动强度不同,7月下旬及8月上中旬最大;检测间隔(t-k)对探讨花铃期基因活动规律有重要作用;选择调查周期时应兼顾实验目的、实验环境条件、入选性状及所处的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9.
以‘龙茭二号’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茭白植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分别喷施杀菌剂敌磺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比较分析其对茭白结茭的促进效果。对6个不同处理组合及对照材料的株高、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结茭情况的统计分析发现:喷施一定浓度的敌磺钠对茭白结茭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以敌磺钠(标准浓度)+营养液和敌磺钠(标准浓度)对茭白结茭产量的提高最为明显。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能明显促进茭白早期植株生长,但对最终株高影响不大。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对茭白茎部3种激素(IAA、ABA和GA3)含量进行的比较分析表明:敌磺钠处理能够明显降低ABA含量,但对IAA和GA3含量没有明显影响;茭白结茭前ABA含量的降低可能有助于茭白结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