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2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多项物理性质,包括熔点、比旋值、分子旋光度、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的测定,确定节杆菌(Arthrobacter)9-2生物转化3β,17a,21-三羟基-5a-孕甾-3-酮(I)所生成的产物(Ⅱ)的分子结构为17a,20,21-三羟基-孕甾-1,4-二烯-3-酮,其中C20-羟基的构型是β-型。并讨论了该菌转化(I)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用~3H-TdR掺入法研究花粉提取物对带瘤小鼠胸腺T细胞在有丝分裂原作用下增殖反应的影响。并用酵母多糖混合玫瑰花形成试验,观察其胸腺细胞中T、Tr和T_μ细胞数量变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带瘤小鼠胸腺细胞的增殖反应均低于正常小鼠,经花粉提取物灌胃后,其胸腺细胞的增殖反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T、Tr及T_μ细胞数均比对照组升高。说明花粉提取物具有促进免疫细胞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广西大瑶山的银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新礼  钟业聪  李法炎  谭海明   《广西植物》1992,12(3):254-268
银杉自1955年首次在广西花坪林区发现之后,时隔30多年,而于1986年在大瑶山土县,即北纬24°9′—24°24′发现了银杉的新分布,从而把我国银杉的分布区向南推移了约1°30′,成为目前已知银杉地理分布的最南界。大瑶山的银杉不但植株高大,树干圆满通直,而且在水平、垂直分布、生境条件和所处林带等方面均与各地的分布点有明显的不同。 大瑶山银杉的上层林木以松科为主,中下层以壳斗科、樟科和山茶科占优势。按照Raunkia生活型分类系统的分类结果,常绿成分和革质叶占绝对优势(分别占98.1%和90.4%)。革质叶和细型叶常绿针叶大高位芽植物是群落的主要成分;单叶、革质、小型叶和中型叶的常绿阔叶中高位芽和小商位芽植物在中下层发育最好。根据样地内幼苗幼树少,和缺乏中下层林木的事实表明,它在群落中的稳定已受到严重的影响。在样地外和其他林地上,虽可见到少量中下层林木和幼苗幼树,但从群落的发展趋势来看,这里的银杉混交林最终要由常绿阔叶林所更替。 本文亦根据树干解析论述了银杉的生长情况。 1981—1982年大瑶山综考后,金秀瑶族自治县林业局和国营金秀林场,在进行杯区树种资源调查时,在县城东北方约15公里,地名为土县一带天然林中,首先发现了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从1986年开始  相似文献   
4.
(1) 以在世系間完全隔离,且在没有选擇、突变、与迁移的理想情况为依据,探討了伴性基因頻率随世代而变化的随机漂移过程。确认其为Markov鏈。(2) 立出了这个鏈的轉移概率矩陣。由于_(0,0)与Z_(2n,n)是两个吸收态,使矩陣左上与右下两角的概率为一。(3) 解出了最終固定于以上两吸收态的概率,它們取决于初始世代的两性基因頻数,固定于状态Z_(2n,n)的概率为(i_0+j_0)/3n,固定于Z_(0,0)的为1—(i_0+j_0)/3n。(4) 推导出了各世代两性基因頻率的二維概率密度以及边緣概率密度之間的递推关系。(5) 从矩母函数推导出各世代两性伴性基因頻率的平均数間的递推关系,与确定性模型的結果完全相一致。(6) 推导出了在各世代中世系間雌雄群体的方差与协方差,以及在世系內雌雄群体的方差老甸g方差随世代t而增,逐漸达于一个极限;世系內方差則在t_1以后随世代t而减,逐漸达于零。这与生物遺傳的实际規律相符:在小群体間因隔离而引起的分散性随世代而增,而在小群体內的相象性(純合体的增加)則随世系而减。(7) 从以上模型推得的理論結果,作了一些数字的計算,获得了驗証。(8) 进行了一个以果蝇为材料的实驗,在所得实驗結果与理論結果之間存在着良好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5.
世界珍禽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其产地山西省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饲养已获得成功。但羽虱的寄生,对人工饲养褐马鸡幼体的成活率有很大影响。1987—1988年,我们先后对人工饲养的褐马鸡进行了体外寄生羽虱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培养的人黑色素瘤细胞分泌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纯化方法。Bowes株人黑色素瘤细胞的分泌产物,经CM-Sephadex C--50层析,赖氨酸-Sepharose 4B,苯甲眯-sepharose 4B亲和层析后,即可得到纯化470倍的蛋白纯品。样品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为均一单带,测得其分子量约为72kD。纯化的t-PA与尿激酶相比较,发现前者有更高亲和纤维蛋白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脊髓灰质炎I型野毒株的PCR—RFLP法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礼璧  原稔 《病毒学报》1994,10(2):145-153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子宫内膜Le^y糖蛋白在胚泡着床期间的变化,以及与胚泡表面阶段特异性Le^y抗原出现的关系,应用对Le^y寡糖特的AH-6单抗为探针,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免疫酶标染色,观察了小鼠子宫内膜Le^y糖蛋白在着床期的动态变化和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未孕及着床前后的小鼠子宫内膜均含Le^y糖蛋白Mr50~200kD,未孕内膜的含量明显高于着床期间的样品;(2)在着床日(D  相似文献   
9.
节杆菌9—2在一定浓度的氯化钻存在下转化16β一甲基一5a一△9(11)一孕甾烯-3β,17a,21-三羟基一20一酮21-醋酸酯(I)为16β-甲基-A1.4,9(11)-孕甾三烯-17a,21一二羟基-3,20-二酮(n)。转化的最适条件为氯化钴浓度0.08%;乙醇2一4%;pH 7—8;温度28—30℃。在此条件下,产物(II)的收率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比较了诺卡氏菌(Nocardia)和节杆菌(Arthrobacter)两属共62株菌株对17a-甲基表雄醇(1)和17a-甲基睾丸紊(III)的脱氢能力,以找出生产去氢17a-甲基睾丸素(IV)的菌种。根据这些微生物的脱氢特点,它们的转化作用可以分以下四种类型:(1)I→III→IV (2)I→III→IV (3)I→III→IV (4)I→III→IV 从第二种转化类型的微生物中选到一株能彻底氧化(I)的节杆菌9—2。在它的培养基质中加硫酸钻可抑制去氢1 7扣甲基睾丸素(IV)的降解,从而使产物(IV)大量积累。脱氢的最适pH为6,溶解甾体底物用的乙醇浓度为2%。在此条件下,去氢17a-甲基睾丸素(IV)的转化率超过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