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27篇
  3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R100-1的接合转移和非接合转移的温度选择两种方法分别获得了一系列mer::Tn2突变体。回复试验和杂交结果表明,通过接合转移分得的22株mer::Tn2突变体中有7株发生了长度不等的缺失;但通过非接合转移的温度选择法获得的17株mer::Tn2突变体中没有发现缺失株。这一结果进一步证明Tn2促进缺失形成与R因子的接合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3.
李焱全   《微生物学通报》2000,27(5):386-387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在健康人群中存在着大量的带菌者,对健康人群流脑带菌者的监测有十分重要意义[1]。为了解流脑在健康人群中带菌菌群及流脑在现症病中流行菌群分布变迁,作者查阅了七八十年代资料[2],于1998年11~12月对襄樊铁路地区中小学生流脑健康带菌进行了一次监测普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 按统一设计方案要求,以襄樊铁路地区中小学生为本次监测对象,共计4961人。1.2资料来源 收集1966、1974、1975~1983年各人群带菌资料,供本文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种净化水体的植物——石菖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产于中国黄河以南地区,印度、泰国、越南等国也有。其生态地理分布十分局限,仅见于山溪中有水花飞溅的石面上。周围的伴生植物除苔藓外,有时可见苔草(Carex spp.)丛生。据此而论,似乎这种天南星科植物是洁净水体的偏爱者。为了了解它对污染水质的耐受能力,我们进行了室内养植试验。  相似文献   
5.
云南稻种资源核心种质库构建及其利用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6121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云南稻种核心种质的取样策略及技术体系研究,以及云南稻种资源多样性、籼粳6大生态群、地理分布系统及图集、优异种质系统发生规律等研究。初步建立了云南稻种资源核心种质构建体系,筛选出998份初级核心样品,表型上约代表了云南稻种资源98%的多样性,并论述了该体系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16bp PURbox 中8 个完全保守的碱基中的2 个碱基在与purR+ 阻遏蛋白结合中的功能,对它们分别作了定点突变,使其分别从C,G 突变为G,A。凝胶阻滞实验结果表明,含上述保守碱基突变的PURbox 均不能与purR+ 阻遏蛋白结合。证明这2 个保守碱基对维持PURbox 的功能是必须的,其中任一改变都导致PURbox 功能的丧失。  相似文献   
7.
固定对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在组织固定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固定剂对抗原性和组织结构的破坏,使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清晰可靠,我们观察研究了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NBF)、酒精-甲醛(AF)、甲醛钙(Fca)、Carnoy氏液、Bouin氏液、Karnovsky氏液和Hely氏液,分别对ABC法显示基底膜Ⅳ型胶原,SP法显示血管内皮第Ⅷ因子和小肠固有层浆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同一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不同固定剂固定的同一抗原物质可出现明显差异。本文还简要阐述了有关固定剂的作用机理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相关性。为观察研究组织和细胞的某种或某些抗原物质,而准确选择适当固定剂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力  董海良  蒋宏忱  全哲学 《微生物学报》2022,62(12):4561-4563
<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17年启动了“水圈微生物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机制”重大研究计划(简称“水圈微生物”计划)。“水圈微生物”计划聚焦典型水圈生境,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借助新技术、新方法,揭示水圈微生物在物种、群落和生态水平驱动碳氮硫循环的机制及其环境响应,认识水圈微生物在元素地球生物化学循环中的宏观生态作用,为应对全球变化、保护水圈生态服务功能、实施双碳战略、  相似文献   
9.
地表植被作为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因子,对维持区域生态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退耕还林(草)生态工程实施过程中2000-2019年陕北地区的MODIS NDVI数据,结合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和植被等环境因子,探究NDVI时空变异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植被NDVI影响因子及其影响程度进行探测,最终确定主要环境因子对NDVI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19年陕北地区中高和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分别增加了25.64%和11.74%,植被覆盖状况整体良好;NDVI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其中,东南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度较高,西北风沙区以及城镇建设用地区域植被覆盖度较低;(2)陕北地区植被NDVI主要受年降水量和干燥度指数的影响,其解释力均大于45%;植被类型、≥10℃积温、地貌类型和坡度的解释力在15%-35%之间;土壤类型、年均温、高程和坡向的解释力均小于10%;(3)各环境因子对陕北地区NDVI变化的影响存在相互增强和非线性增强的协同交互关系。结果揭示的中高和高植被覆盖区面积的显著增加、影响NDVI的主要驱动因子年降水量和干燥度指数的适宜阈值以及它们之间交互增强的驱动机制,能够为陕北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经济快速转型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被广泛关注。以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和统计资料为数据源,借助ArcGIS和SIMCA-P软件平台,基于"三生"空间视角,通过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测度了1980—2018年甘肃省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并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揭示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三生"空间结构演化和地域分异显著。生产、生活空间集中分布于河西走廊、陇中和陇东黄土高原并呈扩张态势;生态空间主要分布于陇南山地、甘南高原、祁连山地和河西走廊以北地带且整体呈缩减趋势;生产、生活空间的增长源于对生态空间的侵占。(2)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恶化趋势并存,整体上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演化过程;空间上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特征,空间格局演化具有明显的集聚性。(3)生态建设、科技进步等对生态环境改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人口增加、社会消费水平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生态环境压力;对外贸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双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