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褐飞虱(Nilaparvata tugens Stal)是水稻上主要的害虫之一,探索诱变染色体技术来控制褐飞虱的繁殖和为害,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夜蛾科Noctuidae时发现2个中国新记录种:中亚卡夜蛾Chersotis transiens(Staudinger, 1896)、菲秀夜蛾Apamea ferrago(Eversmann, 1837)。对所研究的物种给予了详细的外部形态特征和生殖器描述,并提供了国内外分布信息。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对褐飞虱若虫生存率、发育进度、体重、种群建立以及成虫全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抗源品种上取食的褐0飞虱若虫存活率降低20%~40%;发育进度慢了1—2个龄期,体重轻13.2—17mg/10头,群体增长数量减少4倍以上。反映出抗源品种对褐飞虱的生存率、体重、发育进度及群体增长数量等生物学特性存在不良的影响,其育成品种也表观出相似的特点。成虫取食后全氨基酸测定结果表明,取食抗性品种后,虫体内氨基酸总含量偏低.与感虫品种相比相差2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患沟通技能培养对生殖医学教育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0 级临床本科专业两个班级共30 人作为观察 组,进行医患沟通技能培养;另选取同年级的两个班级共28 人作为对照组,进行传统生殖医学教学模式培养。运用自行编制的教 学效果调查问卷及SEGUE 量表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及医患沟通技能进行评价及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教学效 果有明显优势,学生对生殖医学更感兴趣,使生殖医学的教学更富有启发性,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学生对生殖医学的 知识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能力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学生在信息收集、信息给予、理解 病人及沟通结束等四个维度的医患沟通能力显著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殖医学教育中加强医患沟通技 能的培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明确糖尿病肾小管间质中Notch1和自噬水平的变化对细胞外基质沉积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取db/m小鼠(正常对照组)和db/db小鼠(糖尿病组)各8只,饲养12周后测定相应的生化指标;同时,体外在正常糖(normal glucose, NG)和高糖(high glucose, HG)条件下培养大鼠肾小管导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Notch1和LC3蛋白表达变化;在NG和HG条件下过表达和敲低Notch1,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自噬流变化,用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法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中Notch1、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Collagen-I和III)变化。结果显示,与db/m小鼠比较,db/db小鼠肾组织中Notch1和Collagen-III表达增加(P <0.01),而LC3表达降低(P <0.0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HG组与NG组比较,NRK52E细胞Notch1蛋白表达增加(P <0.01),LC3表达明显降低(P <0.01),高渗组与NG组比较,以上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高糖条件下敲低Notch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规律性耐力运动对脑皮层增龄性老化适应性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健康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3月龄 (青年,n=20)、13月龄 (中年,n=24)和23月龄 (老年,n=24)组,每组又随机分为静息组和运动组;静息组三组静息,运动组三组实施10周递增负荷规律的中等强度耐力运动:运动方式为跑台运动(坡度0),运动强度从最大摄氧量(V·O2max) 60%~65%逐渐递增到70%~75%,运动时间为10周;取大鼠脑皮层,HE染色测试大鼠脑皮层增龄性形态学变化,检测BDNF和SOD的蛋白表达及突触素-1(SYN1)和CaMK IIα/AMPKα1/ mTOR通路等相关基因。结果:静息各组大鼠的脑皮层结构呈现年龄增龄性衰老变化,脑皮层SOD表达呈增龄性下降趋势,BDNF表达变化呈增龄性上升趋势,SYN1和CaMK IIα表达水平随增龄性趋势变化不大,AMPKα1和SirT2以及 IP3R、AKT1、mTOR mRNA表达水平随年龄变化呈现中年略上升而老年下降趋势;与静息各组大鼠相比,运动各组大鼠脑皮层神经细胞核排列紧密有序,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的数量明显增加,运动促进大鼠脑皮层SOD、BDNF和突触素SYN1表达水平增加,其中老年大鼠SOD、BDNF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青年和老年大鼠SYN1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运动上调中年和老年大鼠脑皮层CaMK IIα表达水平上调(P<0.01),而对青年大鼠CaMK IIα表达水平却是下调(P<0.01),运动可上调青年大鼠脑皮层的AMPKα1表达水平(P<0.05),而对中年和老年大鼠AMPKα1的影响不显著,运动均可上调各年龄大鼠脑皮层的SirT2表达水平(P<0.05),运动上调各年龄大鼠脑皮层的IP3R/AKT1/ mTOR表达水平,其中青年IP3R显著上调(P<0.01),青年和中年mTOR显著上调(P<0.01),老年mTOR也显著上调(P<0.05)。结论:耐力运动通过上调BDNF的表达水平,调控CaMK IIα信号、激活AMPK信号通路和IP3R/AKT1/mTOR信号通路,改善脑皮层的突触可塑性。  相似文献   
7.
11个红紫芽茶树新品系的芽叶特性和生化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全年芽叶都呈红紫色的11个新选育的高花青素茶树品系新梢芽叶进行了百芽重和色泽调查,并对其生化组分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为今后筛选出高产优质的高花青素茶树种质资源、开发高花青素茶叶加工和深加工保健产品提供物质和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1个新品系分枝能力较强,百芽重适中,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芽叶红紫色的深浅与花青素含量呈正相关,而与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无关;除HY-5和HY-8芽叶色泽在秋季最深外,其他红紫芽品系芽叶的红紫色都在夏季最深,说明红紫芽茶树芽叶的色泽及其花青素含量同时受外界环境和遗传因子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阴道微生态病理图像是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重要依据,但对其人工分析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导致诊断效率不高,因此需要寻求针对病理图像的自动诊断新方法. 本文提出一种阴道微生态病理图像自动诊断模型ResLab,该模型以阴道微生态病理图像作为训练数据集,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病理图像进行端到端分析,预测Nugent评分,辅助医生进行分级诊断. 为提升模型预测的精确率,本文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对模型加以改进,包括增加网络层数以提取更深特征,采用两个小卷积核叠加以增大感受野,减少ReLU激活层以降低复杂性,用最大池化层替换平均池化层以提取最显著特征.实验证明,各优化方案均能明显提升模型性能,ResLab模型预测精确率达到82.19%,超过VGG、GoogLeNet、ResNet等网络模型. 结果表明,ResLab模型能为医生提供较准确的参考结果,从而提高诊断效率,减少诊断误差.  相似文献   
9.
线粒体DNA缺失细胞(ρ~0细胞)拮抗化疗药物诱导的凋亡,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P-gp线粒体转位与人肝癌细胞(SK-Hepl)mtDNA缺失细胞(ρ~0SK-Hep1)多药耐药产生的关系。以SK-Hep1、ρ~0SK-Hep1和转线粒体细胞SK-Hep1Cyb为研究对象,CCK-8方法检测细胞对药物敏感性;AnnexinV/PI双染法及DA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P-gp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合免疫荧光检测P-gP细胞内分布。结果显示,SK-Hep1、ρ~0SK-Hep1和SK-Hep1Cyb细胞对多柔比星(DOX)的IC_(50)分别为0.62±0.02μg/ml、4.93±0.17μg/ml和0.57±0.02μg/ml。SK-Hep1、ρ~0SK-Hep1和SK-Hep1Cyb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 1.25%±1.36%、4.75%±0.98%和14.50%±1.57%,ρ~0SK-Hep1对细胞凋亡有明显抗性。Western blot检测发现ρ~0细胞内P-gP、Bax、Bcl-2表达增加,Bcl-2/Bax比值增加。免疫荧光共定位显示,ρ~0细胞线粒体内P-gP...  相似文献   
10.
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生态系统修复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四大湾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发展区,具有极强的开放性、经济性、生态性、社会性、海洋性和系统性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价值。海岸带生态系统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受快速城市化的影响,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生态系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陆海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海岸带生态系统修复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加快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修复,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主要类型与特征基础上,通过剖析其现状海岸带生态修复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托山水林田湖草海生命共同体和陆海统筹等系统理念,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生态系统修复框架设计思路。基于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生态系统受植被、湿地、水文地质、人类活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等影响因素,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生态系统分区、分类、分级修复框架,形成了由珠三角核心区、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滨海城市群、珠江流域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一核一区一群一流域"海岸带生态系统修复新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生态系统修复"十条"。以流域作为生态修复治理的基本单元,将影响海岸带生态系统平衡的多种因素进行分类整理,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坚持水陆联动、陆海统筹,实施以水为核心的山水林田湖草海一体化修复,从而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生态系统修复新目标。通过优化湾区海岸带生态环境,维护湾区海岸带生态平衡,提高湾区海岸带生态安全格局,进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