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索山西省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组成特征及性别和年龄对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方法应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山西省99名健康个体的粪便细菌DNA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山西省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在属水平分为两个集群,相对丰度最高的分别是拟杆菌属和普氏菌属;在区分这两个集群中,拟杆菌属与普氏菌属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97、1.00。男性组与女性组的物种丰富度(richness)和多样性(diversity)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主坐标分析(PCoA)图显示两组人群的样本分布没有明显分离(相似性分析:r=-0.0296,P>0.05),LEfSe分析显示与性别分组有关的细菌很少。30-39岁、40-49岁和50-59岁三组人群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PCoA图显示三组人群的样本分布没有明显分离(相似性分析:r=0.0109,P>0.05),LEfSe分析显示几乎没有与年龄分组有关的细菌。结论山西省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更倾向分为两种肠型(拟杆菌型和普氏菌型)。性别对肠道菌群组成可能没有显著影响,30-59岁人群的肠道菌群组成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2.
NS3/4A是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编码的丝氨酸蛋白酶复合体,是病毒完成自身复制周期的必要成分。该研究为调查NS3/4A对细胞凋亡及DNA损伤应答(DNA-damage response,DDR)的影响,在Huh7细胞中表达了外来NS3/4A基因。通过DAPI染色和MTT分析显示,外来表达NS3/4A显著诱导细胞的凋亡和增殖活力的下降。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NS3/4A可明显增加细胞内源性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损伤(γH2AX灶点升高);而进一步用X-ray诱导细胞外源性DSBs损伤后,外来表达NS3/4A的细胞显示出明显的DSBs损伤修复缺陷(减缓的γH2AX灶点消退)。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NS3/4A可抑制喜树碱(Camptothecin,CPT)诱导的ATM第1 981位丝氨酸的磷酸化(pATM1 981)。以上结果提示,NS3/4A基因外来表达可引起细胞DNA损伤,抑制ATM介导的DSBs损伤修复信号,诱导细胞凋亡通路的活化。  相似文献   
3.
SMU1是一个与细胞基因组复制和RNA剪切过程相关的新基因。该研究为进一步调查SMU1对细胞增殖及DNA双链断裂(DNAdouble—strand breaks,DNADSBs)损伤应答的影响,设计合成针对SMU1基因的小分子siRNA,并与对照siRNA(scramblel分别转染HEK293T或U2OS细胞。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证实,siSMU1转染细胞中SMU1的表达显著下降,采用台盼蓝染色细胞计数检测显示,SMU1表达下调显著降低细胞增殖能力。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表明,SMU1表达下调显著增加细胞内源性DSBs损伤(7H2AXfoci和蛋白水平均升高);而进一步用X-ray处理细胞造成外源性DSBs损伤后,SMUI沉默细胞显示出延长的DSBs损伤修复动力学(减缓的γH2AXfoci和蛋白水平消退)。以上结果提示,SMU1在细胞DSBs损伤修复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积极参与细胞基因纽完整性的维持。  相似文献   
4.
该文探讨了环指蛋白(RNF20)缺陷对肝细胞肝癌的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针对RNF20基因设计3组短发夹RNA序列(RNF20-shRNA1、RNF20-shRNA2和RNF20-shRNA3),通过构建pLent-U6-GFP-Puro-shRNF20慢病毒载体,包装慢病毒后感染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uh7,经嘌呤霉素抗性筛选建立RNF20敲低的肝细胞肝癌稳转细胞系。同时,设感染对照慢病毒pLV-shCtrl-EGFP的对照组(shCtrl-7721/shCtrl-Huh7)。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NF20 mRNA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其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RNF20、T-Akt及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BrdU掺入实验及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转录组测序分析基因转录水平。结果显示,RNF20-shRNA2对应肝癌细胞中的RNF20 mRNA表达最低,稳转细胞感染效率均高于85%,RNF20缺陷的SMMC-7721和Huh7较对照组细胞内RNF20、Wee1、p27、p53基因转录水平及RNF2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增殖与迁移能力明显增加,且p-Akt蛋白表达上调。Akt抑制剂派立福新处理的RNF20缺陷的肝癌细胞较未处理组增殖与迁移能力降低。实验结果提示,RNF20下调后促进肝癌细胞体外增殖与迁移,且其可能通过Akt通路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