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继先前工作后,进一步应用正常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经塑料培皿粘附技术把单核细胞分离出来,经培养进一步纯化,随后动态观察培养0,2,4,6和8天的单核-巨噬细胞的形态变化和对新鲜分离同种异基因个体PBMNC中NK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体外分化6天和8天的巨噬细胞质/核比例和胞浆内空泡显著增加,细胞直径约为0天时的2倍。这些细胞和PBMNC之比为0.5:1时,引起了NK细胞活性的50%以上抑制(4小时~(51)Cr标记K 562肿瘤的同位素释放试验)。这种抑制效应不为过氧化氢酶(Catalase 4000单位/毫升)和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抑制剂(Indom 1×10~(-5)M)所阻断。实验证明,同种异基因个体的NK细胞不能识别巨噬细胞表面抗原,从而排除了巨噬细胞和K562肿瘤抗原竞争的可能性。实验还表明,巨噬细胞对NK活性的抑制是不受HLA约束的。应用高频超声振荡破碎巨噬细胞膜方法和免疫调变技术进一步提示,人体巨噬细胞对NK活性的抑制与巨噬细胞体积无关,而与体外分化所赋有的固有特性和它们分泌的免疫调节分子有关。  相似文献   
2.
Summary For serum-free primary culture of adult rat hepatocytes, a synthetic medium DM-160 and rat-tail collagen were selected for the basal medium and for the culture substratum, respectively. Barbiturates, such as phenobarbital and 1-ethyl-5-isobutylbarbiturate, efficiently supported survival of hepatocytes and maintained their morphologic features at lower concentrations under the serum-free conditions than under the serum-supplemented conditions. However, the hepatocyte survival rates under the serum-free conditions were lower than those under the serum-supplemented conditions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barbiturates. Supplementation of the basal medium with a combination of five groups of factors (5Fs), such as eight amino acids (Ala, Arg, Gly, Ile, Met, Phe, Pro, and Trp), two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linoleate and oleate), a protease inhibitor (aprotinin), three vitamins (A, C, and E), and five trace elements (Mn, Fe, Cu, Zn, and Se), improved the hepatocyte survival under the serum-free conditions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barbiturates. In other words, the serum could be completely substituted by the 5Fs. Hepatocyte cultures maintained in the 5Fs-suppelemented basal medium showed excellent induction of tyrosine aminotransferase activity in response to dexamethasone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barbiturat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5Fs-supplemented basal medium for maintaining hepatocytes was not inferior to those of other media in common use with hepatocytes, such as Williams' medium E and Waymouth's medium MB-752/1. In conclusion, maintenance of functional hepatocytes in serum-free primary culture could be improved by use of the new medium preparation (the 5Fs-supplemented DM-160) in the presence of barbiturates.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no. 61771923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Culture of Japan.  相似文献   
3.
中国盲走螨属一新种和二新纪录:蜱螨亚纲:植绥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我国植绥螨科盲走螨属Typhlodromus一新种和中国二新纪录:鲁盲走螨T.luensis sp.nov.,甲胄盲走螨T.lorcatus,肥厚盲走螨T.higoensis。标本保存于上海复旦大学环境和资源生物系。  相似文献   
4.
能组织成超级结构的各种序列组块,因其具有特定一级序列、或者具有某种卷曲的螺旋构象和某种非β螺旋结构,可以作为有特异功能的结构域、被特异的结合蛋白质识别和结合,因而可称为密码结构域,密码结构域作为特异的分子相互作用和过程的遗传指令,参与细胞周期的各种事件乃至发育和分化过程中基因有区别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6.
【背景】蓝藻周围存在伴生细菌,伴生细菌与蓝藻具有复杂的作用关系。【目的】研究淡水聚球藻伴生细菌对聚球藻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聚球藻伴生细菌多样性;平板划线法纯化聚球藻伴生细菌,通过形态观察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对其种属关系进行确定;通过聚球藻和不同浓度伴生细菌共培养测定其叶绿素a浓度,分析伴生细菌对聚球藻生长的影响;采用种子发芽试验验证伴生细菌促生功能。【结果】淡水聚球藻伴生细菌优势菌属为产卟啉杆菌属(Porphyrobacter)、根瘤菌属(Rhizobium)、水单胞菌属(Aquimonas)和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从聚球藻分离获得了两株伴生细菌JQ1和JQ2,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其分别属于Rhizobium和Peribacillus,通过在聚球藻与不同浓度伴生细菌共培养及水稻发芽试验验证,证明伴生细菌JQ1和JQ2在菌藻比例分别为5:1和15:1时具有促生作用,都对增强秧苗素质和根系发育有一定影响但JQ2与JQ1相比能显著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结论】淡水聚球藻伴生细菌JQ1和JQ2在适宜的浓度均可显著促进聚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根的抗HIV蛋白酶活性成分及其分子对接机制,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对越南槐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采用HIV蛋白酶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HIV活性筛选,运用分子对接手段初步探究活性化合物与HIV-1蛋白酶的结合机制。结果表明,从越南槐中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三叶豆紫檀苷(1)、苦参碱(2)、N-acetylnicotinamide (3)、2′-O-甲基腺苷(4)、毛蕊异黄酮苷(5)、玫瑰花苷(6)、环广豆根素(7)、芒柄花苷(8),此外还分离得到塑化剂衍生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9)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0)。抗HIV蛋白酶活性测试显示化合物1和2的IC50分别为13.2和38.6μg/m L,分子对接表明其与HIV蛋白酶有一定的结合作用。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2显示中等的抗HIV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8.
水稻幼穗组培及白化苗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木文报道了五份水稻材料的幼穗组培的诱导率和分化率,对继代8次后的幼穗愈伤分化出的白苗和绿苗及其各自的愈伤进行电镜扫描,发现白苗的质体结构不完整,不能正常合成叶绿素。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