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丝虫体外培养的研究对丝虫和丝虫病的实验研究有重要意义。尽管此项工作早在1912年(Bahr;Full(?)born;Wellmen和Johns)即已开始,但Weinstein(1970)认为这方面的研究仍处于创始阶段,数十年来进展很少,且多数均采用动物寄生丝虫的微丝蚴。五、六十年代开始才有动物丝虫成虫体外培养的报道(Hanking,1954;Earl,1959;Tavlor,1960;Weinstein和Sawyer,1961;Wong,1964)。Wenk等(1978)用Tc 199加灭活或未灭活正常棉鼠血清培养棉鼠丝虫雌虫,其存活期可达17—23天。近十余年来,由于新的丝虫小型啮齿动物模型不断建成,为丝虫体外培养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虫源,从而促进了这项工作的开展;但有关人体寄生丝虫成虫的体外培养研究的报道仍然极为少见。国内  相似文献   
2.
万启惠  黄蕙芬 《动物学报》1989,35(2):182-188
周期型马来丝虫感染期幼虫(L_3)在三种含人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细胞系(OMC_(685))的RPMI1640培养系统中均能蜕皮发育为L_4,幼虫最长存活66天,蜕皮率和完成蜕皮率可分别达57.1%和89.3%。在不含细胞系的培养液中,幼虫最长存活14天,基本上不蜕皮。本实验结果提示OMC_(685)细胞系可能产生某些有利于周期型马来丝虫L_3体外生存和发育的物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