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粪菌移植(FMT)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小鼠饮用2.0%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构建小鼠UC模型;50只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留取10只取粪便(这10只不参与后续的实验),其余40只称重、编号,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DSS模型对照组(Model组)、美沙拉嗪组(Model+5-ASA组)和粪菌液组(Model+FMT组),每组10只,Con组和Model组均给予0.9%NaCl溶液灌肠,给药组分别给予美沙拉嗪、粪便滤液灌肠;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各组结肠组织病理情况,用透射电镜检测各组小鼠的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结构的变化情况,ELISA检测各组血清内毒素、炎症因子TNF-α水平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及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ZO-1蛋白表达。结果与Model组相比,粪菌移植明显改善小鼠的DAI指数和结肠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肠上皮细胞间隙增宽程度减轻,腺上皮细胞间连接较紧密,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微绒毛完整,排列整齐,内毒素、TNF-α的含量明显下降,TLR4及NF-κB在结肠组织的表达明显下降,ZO-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促进结肠黏膜屏障的修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543,P<0.0001;t=3.7641,P=0.0010;t=4.5899,P=0.0020;t=13.2886,P<0.0001;t=4.9750,P=0.0010;t=6.9388,P<0.0001;t=8.3744,P<0.0001)。结论FMT可减少内毒素及炎症因子的产生,改善结肠炎症,TLR4-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FMT修复结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2.5%葡聚糖硫酸钠(DSS)定量灌胃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观察小鼠结肠通透性改变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NF-κB p65的关系。方法:4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2组(n=24):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给予2.5% DSS定量灌胃诱发小鼠急性UC,对照组小鼠予同体积的蒸馏水灌胃代替。记录两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9 d后测定两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结肠通透性、TNF-α及NF-κB p65。统计分析DAI、结肠通透性、TNF-α与NF-κB p65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DAI、结肠病理学评分、结肠通透性、TNF-α、NF-κB p65均显著增高(P均<0.01)。小鼠DAI增高与结肠通透性密切相关(P均<0.01),结肠通透性增高与TNF-α、NF-κB p65密切相关(P均<0.01)。结论:与对照组小鼠相比,DSS造模小鼠的结肠通透性显著增高,并与TNF-α、NF-κB p65增高呈正相关。TNF-α、NF-κB p65增高导致结肠通透性增高,进而导致炎症免疫反应过度增强,可能是UC发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由性染色体异常引起的性畸形较为常见。无论是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构异常,纯一的、还是嵌合体,核型多样,临床变异很大。1977年Jean de Grouchy在其总结的人类染色体异常中,罗列有47,XX,i(Yq)/46,XX/45,X的真两性畸形,但与本例45,X/46,XX/47,XX, t(Y;Y)核型和临床表现均不相同。现将其临床和细胞遗传学研究以及病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