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1篇 |
免费 | 248篇 |
国内免费 | 145篇 |
专业分类
92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63篇 |
2013年 | 32篇 |
2012年 | 39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4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5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3篇 |
1964年 | 3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 民间最古老的防蚊方法,系采用多种野生植物如艾、苦蒿、草烟梗、野菊花等枝叶,点燃熏烟驱虫。自发展蚊香之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很多发展中国家大多用具有安全、快速击倒的天然除虫菊制作蚊香。1949年人工合成了丙烯菊酯,便取代了大部分天然除虫菊用于蚊香制造。由于开发了稳定的拟除虫菊醋,随之日本电热、化学热驱虫器开始问世。电热除蚊器(electric mosquito destroyer)亦称电器蚊香,系由含加热电阻的恒温加热器和熏蒸药片两部 相似文献
3.
司光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23,50(6):1243-1243
Acetylcholine, the first identified neurotransmitter, plays crucial roles in various brain functions. One well-known case is its involvement as an activating neurotransmitter in the regulation of locomotion. However, its inhibitory regulatory role, particularly in locomotion,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In a study conducted by Polat et al.,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inhibitory role of acetylcholine in locomotion in C. elegans. In this organism, the acetylcholine-gated chloride channel receptor consists of four subunits. The authors thoroughly examined the loss-of-function of each subunit in movement regulation. Interestingly, the mutant worms were still capable of performing various movements such as forward, backward crawling, and turning, suggesting that the overall movement wa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However, quantitative behavior analysis revealed subtle ye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iming and postures of the movement in these mutants. Furthermore, the authors employed optogenetics to stimulate a specific neuron involved in backward crawling and demonstrated that the loss-of-function of the receptors in individual neurons affects the transitioning between locomotion modes.This work provides evidence for the inhibitory regulatory role of acetylcholine in locomotion. The loss-of-function of acetylcholine-gated chloride channel receptors likely disrupts the balance of neuronal and circuit physiology, thereby affecting the regulation of locomotion. Moreover,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powerful role of quantitative behavior analysis in discovering and understanding more sophisticated functions of neural circuits. 相似文献
4.
碳排放受区域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消费模式等经济社会多要素的综合影响。开展区域经济社会要素与碳排放的时空耦合关系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区域内部各要素空间格局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而且对于制定差别化的经济、环境和产业政策,推动区域低碳协调和均衡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京津冀地区2005—202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区域重心模型、空间关联性分析方法、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区域人口、经济、消费水平、第二产业、贫困度、碳排放量等经济社会要素的重心转移特征和地理集中度,并对各要素与碳排放的空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5—2020年京津冀地区各经济社会要素均不同程度偏离区域几何中心,各要素在空间上长期处于不均衡状态,但随着时间推移,不均衡状态有所减缓。(2)研究期内,各经济社会要素的重心移动轨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京津冀地区各要素重心格局易于波动,碳排放与其他要素重心空间耦合性呈现波动式变化。(3)人口因素是影响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贫困度、第二产业比重、经济发展水平的灰色关联度数值也都较高,贫困度、第二产业比重、经济发展水平也是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驱动... 相似文献
5.
热带森林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热带树木的生长动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有助于预测全球变化下热带森林固碳能力的变化。目前对热带树木径向生长以及木质部发生季节动态的研究相对较少。利用微树芯和生长环法对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的落叶树种楝(Melia azedarach)2021年的年内径向生长和木质部发生季节动态进行监测,结合环境因子的监测,分析了楝的径向生长过程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2021年楝的扩大细胞在3月1日(年积日(DOY):60.2±1.6)开始出现,细胞壁加厚在12月11日(DOY:345.4±3.1)结束,年生长量为7.76 mm,最大生长速率为0.039 mm/d。生长环监测显示,楝在3月18日(DOY:76.6±8.6)左右开始生长,10月13日(DOY:286.4±6.8)生长结束,年径向生长量为(6.25±2.35)mm,最大生长速率为(0.056±0.02)mm/d。楝的径向生长速率与降水(r=0.77,P<0.001)、平均温度(r=0.61,P<0.05)和最低温度(r=0.67,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与风速(r=-0....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血府逐瘀汤与赛庚啶治疗瘢痕成熟期瘙痒的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血府逐瘫汤治疗瘢痕瘙痒,对照组口服赛庚碇,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后的瘙痒评分及P物质浓度.结果:治疗组服药后的瘙痒评分及P物质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瘢痕成熟期瘙痒的效果优于赛庚啶. 相似文献
7.
蓝藻病毒(噬藻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蓝藻(Bule-green algae)是一类原核生物,具有细菌的一些特征,因此又常称为蓝细菌(Cyanobacterium),相应地,把感染蓝细菌的病毒称为噬藻体(Cyanophage)[1~2],这是由于噬藻体与噬菌体非常相似的缘故.除蓝藻外,所有其它的藻类均是真核生物,通常将感染真核藻类的病毒称作"藻病毒"(Phycovirus)[3],它们的绝大多数是多角体的粒子(Polyhedral particles),只有个别如珊瑚轮藻(Chara corallina)病毒是杆状的[4].真核藻类病毒和病毒类粒子(VLPs)前文有过综述[4],蓝藻病毒或噬藻体则完全不同于真核藻类的病毒,二者是藻类病毒的重要组成部分,蓝藻病毒的研究情况有必要专门介绍. 相似文献
8.
采用多种聚集度指标、Iwao法和Taylor幂函数法分析朝鲜球坚蚧出蛰若虫在碧桃上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出蛰若虫在碧桃上呈聚集分布,分布以个体群形式存在。碧桃不同段位上的聚集度指标和Iwao法均表明其为聚集分布,而Taylor幂函数法测定为上、中段均匀分布,下段聚集分布,综合分析其成因是各样地受害程度及垂直方向虫口密度差异显著所致。聚集均数λ值的测定结果表明,该虫的聚集原因主要由出蛰若虫自身的生物学习性和环境因素所引起。此外,利用空间格局参数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9.
CO2浓度升高条件下长白赤松幼苗种植密度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 言自 19世纪 70年代工业革命以来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CO2 浓度不断升高 ,已由工业革命前的 2 80 μmol·mol-1增至目前的 35 0 μmol·mol-1.据预测 ,到 2 0 5 0年将比工业革命前增加 1倍 ,到本世纪末将增加到 70 0 μmol·mol-1左右[4 ,12 ,18] .大气CO2 浓度升高引起的温室效应对生物过程的影响 ,无疑是研究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基本问题 .目前 ,这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2 ,3 ,5,6,9,17]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 ,每个有机体既处于无机环境之中 ,同…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