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增强“旁观者效应”是提高单纯疱疹胸苷激酶/更昔洛韦(HSV-TK/GCV)基因系统治疗效果的关键手段,旨在探讨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在HSV-TK/GCV系统“旁观者效应”中的作用及其化学调控。通过采用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SLDT)比较ACHN、HeLa、NIH-3T3、Cos-7及L-02等五种不同细胞系GJIC功能状况,四甲基偶氮唑盐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HSV-TK/GCV对其杀伤效应和“旁观者效应”,并比较GJIC上调剂apigenin和抑制剂18-α-glycyrrhetinic acid(AGA)对GJIC和“旁观者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GJIC功能强大的NIH-3T3、Cos-7及L-02细胞对HSV-TK/GCV敏感性及“旁观者效应”程度远较GJIC功能低下的ACHN和HeLa细胞高(P<0.001)。Apigenin可显著提高ACHN细胞GJIC功能,对HeLa细胞则无影响;相反,AGA可显著抑制NIH-3T3、Cos-7和L-02等三种靶细胞的GJIC功能。相应地,apigenin可明显提高ACHN细胞的“旁观者效应”而对HeLa细胞的“旁观者效应”则无影响,AGA则可明显降低上述三种细胞的“旁观者效应”。因此认为,细胞内在的GJIC功能与靶细胞对HSV-TK/GCV的敏感性和“旁观者效应”程度有正向关系,人为调控细胞GJIC后,“旁观者效应”程度亦发生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2.
核酶作为一种特异性抑制转录后基因表达的遗传操作工具,已在基因治疗和后基因组研究领域显示出其巨大的应用价值。目前,人们正致力于提高核酶在体内的活性,以及寻找新的更有价值的核酶结构。本文就在核酶的设计目标剪切位点的选择促进核酶剪切活性的额外因于用体外筛选方法获得新型核酶、在哺乳动物模型中的应用等方面的进展以及核酶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