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5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应用彩色图像分析技术,对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硬化胶原纤维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正常鼠肝胶原纤维的体密度为0.09±0.03,注射四氯化碳后45天和60天鼠肝胶原纤维增多,体密度分别为0.52±0.06和3.39±1.68.说明了肝胶原纤维的体密度随肝组织受四氯化碳中毒程度的加深而增加.肝胶原纤维增生是许多慢性肝脏疾病发展为肝硬化的主要病理基础.对于胶原纤维增生程度多凭主观观察,或通过羟脯氨酸含量测定进行间接分析.本文应用先进的彩色图像分析技术对慢性四氯化碳中毒肝胶原纤维增生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材料和方法:Wistar大白鼠30只,分为二组.第一组为实验组20只大白鼠,每周腹腔注射25%四氯化碳石腊油一次0.5ml,动物分两批,每批10只,分别于注射后45天和60天处死.第二组为正常对照组10  相似文献   
2.
采用MTT法检测BTV-HbC3对Hep-3B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TV-HbC3诱导Hep-3B细胞的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感染BTV-HbC3的Hep-3B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BTV-HbC3对Hep-3B细胞具有抑制效应,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BTV-HbC3作用下Hep-3B细胞呈现凋亡特征;BTV-HbC3能有效感染人肝癌细胞株Hep-3B,并在其中有限地复制,同时抑制该细胞增殖,诱导其进入凋亡.本研究证实了蓝舌病毒HbC3株对人肝癌细胞Hep-3B的杀伤及其诱导凋亡作用,结合本室已反复证实该病毒不感染人源正常细胞的事实,提示了该病毒具有抗人肝癌之潜能.  相似文献   
3.
将银显影染色技术应用于免疫电镜胶体金增强反应,通过电镜和图像分析仪观察分析其效果。显示:温度20℃时,随着银显影4、6、8min,10nm胶体金颗粒分别增大至11.46nm、15.12nm、17.15nm,使其在电镜较低放大倍数下易于观察,高倍镜下观察抗原定位清晰准确。在胶体金免疫电镜中,小直径金颗粒较为敏感,但低倍镜下不易观察和摄片。本实验方法克服了这一缺点。要获得理想的银显影染色效果,须控制好温度和时间;温度偏高,银显影反应速度过快,不易掌握;时间过长,金颗粒过度增大,呈现不规则形态,而且易使背景着色。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将活及灭活单纯疱疹Ⅱ型病毒(HSV-2)接种于小鼠宫颈处,然后连续取宫颈组织及脱落细胞,行巴氏、H-E及免疫荧光染色,光镜观察,旨在为HSV-2感染的防治研究提供病理组织学诊断依据及更为理想的动物模型。本实验发现,活病毒组可出现以下病变;1.细胞肿胀,体积增大;2.多核巨细胞形成;3.核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4.核仁、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或块状,甚至融解;5.细胞固缩、融解或气球样变;6.宫颈、阴道上皮出现疱疹;7.病变细胞内出现HSV-2的特异性抗原。灭活病毒组的变化与上述基本类似,但有以下区别;1.病变出现晚,但持续时间长;2.白细胞浸润现象极明显;3.细胞坏死现象少见,多核细胞甚多,并可见一些细胞聚集成花瓣或豆芽状,细胞之间有丝状或带状胞质桥相连。对照组无上述改变。对本试验的意义及灭活病毒引起细胞病变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以感染复数为3的 HSV—Ⅱ(333株)感染兔婴肾单层细胞,不同间隔时间取材作扫描(SEM)及透射电镜(TEM)观察。感染1小时后,SEM 下显示细胞表面有大量病毒颗粒吸附,颗粒均匀分布或积聚成簇,多数病毒颗粒有囊膜,少数无囊膜。感染2小时后,变化与上基本类似,但有少数细胞变园。感染4小时后,变园的细胞数量增多,在此种细胞的核周区及边缘区积聚有大量病毒颗粒,而核上区则仅见少量散在的病毒颗粒,感染16小时后,部分细胞表面出现大小及形状不规则的孔洞;部分细胞解体成碎片,在孔洞边缘及细胞碎片中,可见有囊膜及无囊膜的病毒颗粒。病毒感染1—2小时后,TEM 下可见有囊膜及无囊膜的病毒颗粒吸附于细胞表面,随后在细胞表面的凹陷及胞浆小泡中,亦可见到类似的病毒颗粒。感染4小时以内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主要有:髓膜的形成,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腔扩张及染色质边聚。感染16小时后,细胞呈现严重的变性及解体,在细胞碎片中,亦可见到有囊膜及无囊膜的病毒颗粒。对病毒的吸附,穿入,释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