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城乡交错区具有显著的边缘效应,与城市之间在资源上有互补性、生态上有共生性、经济上和发展上有相依性,是城市生态的稳衡器和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贺州作为生态资源优势明显的全国“多规合一”规划试点市县之一,要用可持续发展和景观生态学理论指导市域城乡交错区的建设, 在系统和整体的层次上构建一系列优化的生态结构模式, 形成绿色林地农田、绿色街道及居住小区为基质, 以特色建筑、基塘、湖泊、街区绿地为镶嵌体, 以道路及其绿化带、河涌、溪流沟渠为廓道, 谐调有序、持续高效的生态景观格局。应采取进一步加强环境教育, 提高公众环境意识,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 严格环境管理, 加快推行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等一系列对策措施, 确保生态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调查监测了广西昭平水电枢纽工程建设前后的生态环境状况,从生态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工程对水质、水生生物和区域经济的影响,表明工程建设对水质基本无影响。由于采取要相应的环保措施,特别是兴建了渔业增殖站,落实了岸坡防护的堤坝、航道护坡和环境绿化等措施,较好地防治了塌岸和水土流失,较好地发挥了工程的发电、航运、水利、旅游景点等功能,促进渔业资源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