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评估不同栖息条件对中华蜜蜂(简称中蜂)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运用微卫星标记的方法,对皖南山区4个不同采样点120个中华蜜蜂群体的2400只工蜂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天然林野生中蜂群相比,单一茶树种植结构下,皖南中蜂群的等位基因数、平均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的差异均不显著;人工驯养中蜂群的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差异显著,平均期望杂合度差异不显著;2006年采集的野生中蜂群与天然林野生中蜂群的等位基因数、平均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均差异显著.各种群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分化,平均分化系数为0.32.说明皖南地区茶树单一化种植不会影响中蜂的遗传结构与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吡虫啉为例,旨在探讨不同环境温度下亚致死浓度农药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急性毒性、免疫基因和解毒酶系活性的影响.通过人工饲喂法确定不同温度(25和35℃)下吡虫啉对1日龄蜜蜂的经口急性毒性,并根据毒力曲线计算得到25℃环境的LC10为4.032 mg/L.人工饲喂蜜蜂2μL该...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16对荧光标记微卫星引物分析国家蜜蜂基因库(吉林)保种群体东北黑蜂的小群保种效果,为进一步保护和利用东北黑蜂遗传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分别选取国家蜜蜂基因库(吉林)保种群体和国家级东北黑蜂保护区(原产地)群体东北黑蜂各30头,利用测定优势等位基因频率(Pi)、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内近交系数(F_(is))比较基因库保种群体与原产地群体的遗传差异。两群体间东北黑蜂的Pi、He、PIC和F_(is)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国家蜜蜂基因库(吉林)对东北黑蜂群体保种效果良好,异地小群保种的方法对东北黑蜂具有潜在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徐浩  陈孝梅  蔺哲广  吉挺 《昆虫学报》1950,63(10):1260-1267
【目的】利用11对微卫星标记对湖南龙山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种群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评估种群内遗传变异和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方法】从湖南省龙山县采集不同海拔(1 080和665 m)中华蜜蜂各30群,共60群。从每群10~20头成年工蜂中随机挑选1头提取DNA作为模板,利用11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基于PCR扩增产物,通过Microsatellite-Toolkit软件计算高海拔种群(G)和低海拔种群(D)各基因位点的优势等位基因频率(Pi)、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根据FSTAT程序计算种群内近交系数(Fis)。用SPSS 25.0软件分析两个种群(G和D)间Pi, He, PIC和Fis的差异显著性。【结果】湖南省龙山县中华蜜蜂高海拔种群(G)和低海拔种群(D)的Pi分析表明,两个种群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高海拔种群的He, PIC和Fis平均值分别为0.593, 0.556和0.121,均略低于低海拔种群的0.631, 0.587和0.187。两个种群间Pi, He, PIC和Fis无显著性差异(PPi=0.721>0.05,PHe=0.759>0.05, PPIC=0.802>0.05, PFis=0.767>0.05)。【结论】位于武陵山区龙山县地域高海拔与低海拔中华蜜蜂种群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但遗传分化程度不高,提示海拔因素可能不直接影响中华蜜蜂种群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