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5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麦染色体银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自立  于玲 《遗传学报》1990,17(3):168-172
本文以六棱、四棱和二棱大麦为材料,用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标本在60℃恒温下经70—80%AgNO_3水溶液处理12—14小时,可在核仁组成区、着丝粒和端粒出现黑色银染区。细胞化学反应说明这些不同区域的银染物质具有相同的性质。银染带型与C带型和N带型迥然不同,3种大麦的银染带型也有差别。试验还证明染色体标本制备技术对银染效果影响极大,只有合适的酶解和火焰干燥处理才能促使着丝粒和端粒显示出银染正反应。  相似文献   
2.
芽孢杆菌属产生的胞外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芽孢杆菌能产生不同的胞外多糖,根据多糖中的中性糖组成,可以把产生多糖的芽孢杆菌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中性糖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的菌株,计有B. subtils, B. pu-milus, B alvei B. cereus, B. sphaerieus, B. lichniformis, B. laterosporus, B.Pulvifaciens,B.brevis,B.Mycoides,B.Polymyxa,B.Popilliae,B.Macerans,B. fitmus B. megaterium; 第二类为中性糖由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菌株,计有 B.polymyxa,B. larvae, B. thermop-hilus B.Mycoides;第三类为中性糖由四种以上单糖组成的菌株,计有B. megatetium, B.coagulans 和 B.Circulans B.Polymyxa B.Larvae产生的胞外多糖是一种类琼脂型的多糖,它们的水溶液(1%)具有加热熔化,冷却后凝固的特征,这种多糖是酸性多糖,它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和糖醛酸组成。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实验感染食蟹猴疟原虫后9、10和14天的斯氏按蚊阳性蚊胃,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晚期(分化的)卵囊表面呈现凹凸不平皱褶。成孢子细胞体常呈圆球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子孢子芽从其表面长出。子孢子体细长,稍弯曲,体表光滑;虫体前部较细,顶端稍平,后部稍粗,末端钝圆。本文对成孢子细胞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予以较详细描述,对子孢子出囊方式做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4.
柱孢鱼腥藻生长在缺氮情况下,发现其固氮活性增加的同时也减少了对氧的敏感性。缺氮生长细胞的乙炔还原活性给氧抑制一半时的氧分压(pO2)是0.5atm.,而有氮生长细胞的半抑制浓度为0.35atm.。这表明蓝藻有可能通过增加呼吸耗氧而提高了它的固氮酶活性。呼吸作用与固氮酶活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无论在有氮、缺氮还是光诱导固氮酶形成的情况下,其固氮活性均随着呼吸速率的变化而变化。本研究结果,支持了柱孢鱼腥藻固氮酶的主要防氧手段是呼吸保护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国外自60年代中期起重视疟疾病因性预防研究工作。但报道的多是伯氏疟原虫-斯氏按蚊系统方面的资料。约氏疟原虫1965年被发现、1974年被用于疟疾病因性预防药物筛选研究,关于各品系小鼠对约氏疟原  相似文献   
6.
7.
8.
<正> 1990年2月作者在山东省泰安市采集到板栗病害标本。通过对病菌进行分离培养纯化,孢子萌发试验,致病性测定及形态鉴定,确认该致病菌为板栗簧顶孢霉(Acrospeira mirabilis Berke & Br.)。国外最早研究的国家英国,美国,西班牙,报道该菌可寄生在板栗仁上,有时可引起相当大的损失。而我国到目前为止未见有关这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用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人天然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在人胚胎肺纤维母细胞(HEF)和Hep-2细胞系上对常见呼吸道病毒所致细胞病变抑制进行比较观察。病毒包括不同型别的腺病毒5株,单疱病毒Ⅰ型(HSV-I)1株,鼻病毒1株,仙台病毒1株,VSV1株。结果提示TNF-α和IFN-α均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TNF-α的抑毒作用能被TNF-α申抗和IFN-β单抗完全去除,被IFN-α单抗部分去除TNF-α的抗病毒效应。TNF--α中和试验的结果提示:TNF抗病毒活性仍为IFN-β诱生所介导。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境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相似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不同生境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系统调查结果,应用组平均聚类分析法及主成分分析法,讨论节肢动物群落的相似(相异)性问题。结果表明:生境条件及管理措施的差异对群落的结构影响较为明显,不同生境区的稻田节肢动物群落,都能在一定距离取值时聚合成一类,而水稻品种对此影响较小。主成分分析结果由二维图表达已基本满足要求。结果说明大八镇生境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与岗列镇生境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差异较大,分别列于两个极端。海陵镇生境区稻田介于两者之间,而与岗列镇生境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重叠。与聚类分析结果有所差异。这可能与主成分分析法损失部分信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