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蚕细胞色素P450基因Bmcyp6u1的克隆、序列分析与表达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色素P450第6亚家族基因为昆虫所特有,与抗性相关。为了检测家蚕Bombyx mori cyp6u1基因是否与耐氟性相关,首先克隆了cyp6u1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cyp6u1基因同源的家蚕B. mori cyp6u1基因序列, 预测该序列的开放阅读框(ORF)为1 476 bp, 编码491个氨基酸, 推定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为56.15 kD, 等电点为9.23。以家蚕5龄第3天幼虫精巢cDNA为模板, 设计特异引物PCR扩增出一条约1 500 bp的条带, 大小与家蚕cyp6u1序列的ORF预测值接近, 命名为Bmcyp6u1基因(GenBank登录号:HM130560)。同源性分析表明, Bmcyp6u1基因与蜜蜂Apis mellifera的同源基因cyp6AS13的相似性为56%, 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cyp72A82的相似性为48%, 与人Homo sapienscyp3A7基因的相似性为50%。芯片数据分析表明, Bmcyp6u1基因在家蚕5龄第3天幼虫各组织表达量很低, 只在精巢组织(5龄第3天)稍有表达, 推测该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妇孕晚期膳食摄入量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胎盘系数的影响。方法:纳入241例在2017年10月—2018年1月于上海市新华医院产科分娩的健康产妇,在分娩后72小时内进行回顾性孕晚期食物频率问卷调查,并收集孕妇身高、孕前体重、年龄、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胎龄、胎盘重量,计算胎盘系数(胎盘系数=胎盘重量/出生体重)。根据2013Fenton生长曲线新生儿胎龄别体重将新生儿分为小于胎龄儿组、适于胎龄儿组和大于胎龄儿组。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于体重大于胎龄儿,增加孕晚期能量(OR=0.998, 95%CI: 0.996~1.000)和碳水化合物(OR=0.027, 95%CI: 0.975~0.998)摄入量能够降低其发生率;对于新生儿体重小于胎龄,增加蛋白质摄入(OR=0.977, 95%CI: 0.956~1.000)能够降低其发生率,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增加(OR=1.074, 95%CI: 1.010~1.142)则会增加其发生率。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增加孕晚期脂肪摄入量(β=0.020, 95%CI: 0.001~0.039)会增大胎盘系数。结论:孕晚期膳食摄入量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胎盘系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结构化合物FLLL31抑制卵白蛋白(OVA)致敏引发的小鼠气道炎症的活性,探讨FLLL31治疗哮喘的初步疗效。方法:雄性BALB/c小鼠(18~20 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包括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对照组(OVA组)、地塞米松组(1 mg/kg,腹腔注射)和FLLL31组(15 mg/kg,口服灌胃)。各组小鼠分别于第0 d和第14 d致敏,每只鼠腹腔注射20μg OVA和2.25 mg Al(OH)3凝胶,FLLL31自致敏第24 d开始给药,给药周期为7 d;于第28、29、30 d以气管滴入OVA进行攻击,攻击前1 h给予受试化合物FLLL31及阳性药地塞米松。结果:小鼠肺灌流液炎症细胞分类计数、肺组织病理分析等实验结果证明,FLLL31以15 mg/kg连续给药7 d后,与模型组相比,抑制了小鼠肺部气道中炎症细胞的浸润,明显改善OVA致敏引发的小鼠气道炎症症状;ELISA结果证明FLLL31降低小鼠肺灌流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免疫组化结果显示FLLL31降低OVA致敏小鼠肺部白细胞介素6受体浓度,减少中性粒细胞标志物淋巴细胞抗原6G(Ly6G)的表达(P0.05)。结论:特异抑制STAT3的新结构化合物FLLL31在体内对OVA致敏小鼠模型气道炎症有较好的改善和免疫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4.
蟋蟀科5属9个种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被测定或从Gen Bank获得,比较其同源性,计算核苷酸使用频率,并构建NJ和MP分子系统树。在获得的449bp的序列中A、T、C和G碱基含量分别为31.8%、36.9%、9.9%和21.4%,A T平均含量为68.7%。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5属9种蟋蟀聚成3个聚类簇,斗蟋属先与灶蟋属汇合,再与棺头蟋属构成聚类簇Ⅰ;油葫芦属黑脸油葫芦和北京油葫芦与蟋蟀属的家蟋相聚构成聚类簇Ⅱ;蟋蟀属的田蟋单独构成聚类簇Ⅲ。  相似文献   
5.
以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单种培养和混合培养,设置不同的氮、磷营养条件,研究了不同营养条件对两种微藻的生长状况和种间竞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磷浓度的增加,两种藻的最大生物量均呈增加趋势,混合培养中两种微藻的比生长率低于单独培养.在混合培养中,生长前期中肋骨条藻是优势种,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东海原甲藻成为优势种,且优势种发生变化的时间与营养条件有关.混合培养中,东海原甲藻拐点出现时间在0.5 ~4.9 d,中肋骨条藻为0~2.6d,东海原甲藻拐点出现时间晚于中肋骨条藻.在各营养条件下,东海原甲藻对中肋骨条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β均高于中肋骨条藻对东海原甲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α,当N为128μmol·L-1、P为32 μmol·L-1时,东海原甲藻的竞争能力是中肋骨条藻的3.8倍,两者差异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弄清倒刺鲃两极虫(Myxidium spinibarba)的宿主多样性和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寄生黏孢子虫的种类组成,研究基于形态和分子数据,比较分析了寄生于不同宿主的倒刺鲃两极虫的形态学和形态计量学特征及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寄生于胭脂鱼和中华倒刺鲃的倒刺鲃两极虫株系在形态学和形态计量学上未出现显著性差异, 18S rDNA序列相似度为99.9%—100.0%,遗传距离为0.000—0.001,符合种内变异;寄生于不同宿主倒刺鲃两极虫的株系在系统发育树中嵌合聚支,且寄生于胭脂鱼的倒刺鲃两极虫株系先分化。以上结果表明:研究中两株系与倒刺鲃两极虫为同一物种,但在分子水平已经出现分化;这是首次在胭脂鱼中检获到黏孢子虫,胭脂鱼是倒刺鲃两极虫的新宿主。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补肝健腰方对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态发生蛋白-3(BMP-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补肝健腰方组,每组各15只,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假手术组仅暴露椎间盘而不做椎间盘穿刺,余四组制备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补肝健腰方组低、中、高剂量补肝健腰方药液灌胃;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检测各组干预前、20 d后、40 d后椎间盘TGF-β1、bFGF mRNA及BMP-3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及补肝健腰方各剂量组干预前TGF-β1、bFGF mRNA及BMP-3的表达均上升(P<0.05) , 干预20 d、40 d后补肝健腰方各剂量组TGF-β1、bFGF mRNA及BMP-3的表达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肝健腰方各剂量组干预前TGF-β1、bFGF mRNA及BMP-3的含量未见明显变化(P>0.05),干预20 d后补肝健腰方各剂量TGF-β1、bFGF mRNA及BMP-3的表达均下降(P<0.05),干预40 d后补肝健腰方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TGF-β1、bFGF mRNA及BMP-3的表达下降更为明显(P<0.05),低剂量组中TGF-β1、bFGF mRNA及BMP-3的表达也下降(P<0.05)。干预40 d后补肝健腰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较低剂量组TGF-β1、bFGF mRNA及BMP-3的表达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补肝健腰方能降低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中bFGF、TGF-β1、BMP-3的表达,促使退变的椎间盘修复,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形态学和分子数据(18S rDNA)重新描述了寄生于重庆江津地区金鱼 (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鳃丝的田中碘泡虫 (Myxobolus tanakai Kato, et al., 2017), 并结合系统发育分析对其近缘种进行了比较研究。形态学特征: 该虫种孢子为后端钝圆的长梨形, 大小为(14.58±0.54) μm×(6.09±0.37) μm; 两个极囊等大; 极丝与极囊长轴垂直缠绕8—10圈; 囊间突起位于极囊前端呈三角形; 具有嗜碘泡。分子特征: 共获得3个分离样本的18S rDNA序列, 其一级结构序列与日本黑川地区鲤 (Cyprinus carpio) 鳃丝寄生的田中碘泡虫的一致性达99.3%—99.6%, 且在系统发生树中聚为一支。结果表明: 本研究种与日本的田中碘泡虫为同种, 此为中国新记录; 金鱼为田中碘泡虫的宿主新记录。18S rDNA的V2、V4和V7区二级结构的比较结果表明: 田中碘泡虫已发生了明显的种内变异, 推测可能因宿主差异和地理隔离同时所致。此外, GenBank中报道的数个野鲤碘泡虫的序列是否为同种有待进一步厘清。  相似文献   
9.
化学诱导激活型拟南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化学诱导激活XVE(LexA-VP16-ER)系统构建了一个包含40000余个独立转化株系的拟南芥突变体库,并对其中的18000余个株系进行了初步的遗传学和表型分析鉴定。卡那霉素抗性分离比表明,51.6%的株系为单位点插入株系,T-DNA插入的平均拷贝数为每株系1.38个。部分T1代和T2代植株表现出了可见的形态变异,包括下胚轴长度、根长度、植株大小和颜色、叶子颜色和形态、开花时间、种皮颜色及结实情况等对数个代表性突变株系表型及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的表型是由于T—DNA的插入造成的,而且这些突变体中包括前人发现的AP2和AGAMOUS的等位基因。由于T-DNA标记或相邻的基因可被XVE系统诱导性的激活,或被T-DNA破坏导致功能缺失,该突变体库可以用于大规模筛选鉴定功能缺失性和功能获得性突变体。  相似文献   
10.
促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牟金叶  陈晓光 《生命科学》2002,14(4):208-211,203
MAPK信号传导通路在真核生物细胞的生化和分化、细胞周期调节和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化学研究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表明:在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中MAPK信号传导通路都有一个保守的三组分激活模件,该模件内的激酶引发了一系列的磷酸化级联反应。了解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组成部分、调控方式和作用机制,有助于对因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失控而引起的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