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安徽齐云山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皖南齐云山区地处中亚热带,自然条件较为优越。蕨类植物丰富,初步统计显示,该山区共有蕨类植物29科,54属,91种9包括亚种和变种),区系综合系数为-0.592。在相比较的7个山地区系中位居第五,通过对区系组成,性质和特征的分析。表明该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属,种均可划分为12种类型(变型),具有较强的亚热带特性;在区系关系上,该区系与黄山,九华山,天目山,庐山区系关系较为密切,而与武夷山,秦岭,长白山区系关系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2.
安徽皇藏峪自然保护区青檀种群数量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野外调查资料编制皇藏峪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青檀种群的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以及4个生存函数曲线,分析种群数量特征。同时,结合种群动态量化方法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青檀种群径级结构大体呈金字塔型,中、幼龄阶段个体数量丰富,老龄阶段个体数量相对较少,种群在发育过程中存在一定波动性,但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pi和Vpi’(考虑外部干扰时)均大于零。种群属稳定增长型。2)不同生境青檀种群在幼龄阶段死亡率较高,随着龄级的增加,死亡率逐渐降低。进入生理衰老阶段时,阳坡、阴坡种群死亡率再次上升,而坡谷种群由于老龄个体受到较好保护,死亡率略有下降。3)不同生境存活曲线存在差异,阳坡、阴坡种群趋于Deevey-Ⅱ型,坡谷种群趋于Deevey-Ⅲ型。4)生存分析表明,阳坡、阴坡种群具有前期锐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坡谷种群表现为前期锐减、中后期稳定的特点。5)在未来2年、5年中,不同生境青檀种群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3.
皖北石灰岩山地青檀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点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皖北石灰岩山地青檀次生林的样地调查数据,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和点格局O-ring统计法,研究了青檀种群的径级结构、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联性.结果表明:(1)不同样地青檀种群的径级结构大体呈倒“J”型,各径级均有个体分布,但主要集中在幼苗、幼树阶段,中树和大树较少,种群均属增长型.(2)幼苗、幼树和中树在个别小尺度上呈现出明显的聚集分布,且皇藏峪种群的聚集强度显著高于相山种群;随着尺度的增加,个体趋于随机分布.成树阶段的青檀个体均表现为随机分布或接近均匀分布.(3)各发育阶段间的空间关联主要表现在中、小尺度上,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空间关联性不显著.青檀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主要受群落生境的异质性、自身生物学特性(尤其是克隆繁殖)以及人为活动的干扰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安徽天堂寨大别山山核桃群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安徽天堂寨山区大别山山核桃群落进行了初步研究 ,据统计 ,在 1 0块样地中 ,共存在维管植物1 2 8种 (含变种 ) ,隶属于 95属 ,5 2科。其中 ,种子植物 47科 ,88属 ,1 1 9种 ,可分为 1 1种地理分布类型 ,各类热带成分占 2 6.5 0 % ;各类温带成分占 71 .0 8% ,植物区系具有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性质。大别山山核桃 (Caryadabieshanensis)在群落中起着建群作用 ,优势明显 ,其重要值平均达 1 89.47。大别山山核桃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 ,且分布较均匀 ,其Simpson指数D、Shannon Wiener指数H和群落均匀度R均值分别为 8.8786、 3 .5 73 5和 0 .740 1 ,是一种稳定的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5.
安徽琅琊山青檀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500m2样方8个,应用“相邻格子法”获取野外资料,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的方法与6种聚集度指标,对安徽琅琊山青檀的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各样地的青檀种群结构大致可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3种类型;(2)不同样地青檀种群分布格局主要为集群分布;(3)不同发育阶段种群分布格局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6.
运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山核桃种质资源的五处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20条10bp随机引物共检测出252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68个,多态性位点比率为66.7%。依据Shannon’s表型多样性指数,山核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群体内变异占总变异的60.32%,居群间变异率为39.68%。五处天然居群中,岛石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为0.2800,临目居群最低,为0.1992。群体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914,居群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188。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保证山核桃种质群体能够持续生存和发育,也为山核桃选优、品种改良及遗传育种工作奠定了遗传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大别山山核桃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大别山山核桃(Carya dabieshanensis)资源,该文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3个天然大别山山核桃种群的90个单株的遗传多样性、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对10 bp随机引物共检测到238条谱带,其中多态带为162条,占68.1%。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 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476 1,58.18%的变异分布于群体内,而种群间变异占了41.82%;Nei指数群体总基因多样度为0.314 5,群体内平均基因多样度(HS)为0.186 5,群体间的基因多样度(HST)为0.128 0,群体Nei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406 7,说明40.67%的变异存在于种群间,群体内的变异占了总变异的59.33%,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相比基本一致,均表明种群内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这为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广阔前景;种群间的基因流(Nm)为0.730 6,证明种群间遗传交换较小,这与环境适应性和高山阻隔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安徽齐云山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初步统计,安徽省休宁县齐云山山区共有种子植物125科,511属,867种。与邻近山地相比,种子植物的丰富程度次于黄山(134科、537属、1058种)、清凉峰(142科、547属、1083种)和牯牛降(151科、582属、1117种)。该区种子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各类热带、温带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分别占该区种子植物属总数的42.0%、54.3%和3.7%,显示该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中亚热带特性。该区系与黄山、清凉峰、牯牛降、六股尖区系的关系密切,而与天堂寨区系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9.
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群体遗传结构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检测了大别山山核桃3个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20条10 bp随机引物共检测到238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62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68.1%。居群水平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介于0.2651~0.2801之间;居群水平Ne 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介于0.1789~0.1890之间。遗传变异计算显示大别山山核桃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4063,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居群间基因分化水平为0.4177,居群间基因流(Nm)为0.7306,说明大别山山核桃大部分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居群间基因交流相对较少。这一结果符合大别山山核桃风媒、异交的繁育系统特点,但其居群间基因分化程度明显高于异交植物的平均水平(Gst=0.1930)。地理隔离、居群内近交及居群间基因流受阻可能是形成目前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群体遗传结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