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回顾性分析超声BI-RADS 3级对乳腺病灶患者的诊断结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收治的168例乳腺病灶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资料及病理分析结果。分析BI-RADS 3级对乳腺病灶的阴性诊断率,采用Kim分级对BI-RADS 3级结果进行重新分级,分析影响BI-RADS分级及重新分级的主要因素。结果:168例BI-RADS 3级乳腺病灶中,159例为良性病变,9例为恶性。168例BI-RADS 3级乳腺病灶的阳性预测值为5.4%(9/168),阴性预测值为94.6%(159/168)。病灶数目、年龄、医师年资、病灶大小对BI-RADS 3级良恶性乳腺病灶判断无明显影响,而BI-RADS 3级恶性乳腺病灶较良性病灶更易触诊(P 0.05)。重新分级发现,124例仍为BI-RADS 3级,44例上升至BI-RADS 4级,重新分级恶性病灶的检出率为100%(9/9),假阳性率为20.8%(35/168)。病灶多发、年龄≥40岁更可能评估为BI-RADS 4级(P0.05),医师年资、病灶大小、病灶触及情况对重新分级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BI-RADS 3级对乳腺良性病灶有较高的阴性诊断率,重新分级可提高乳腺恶性病灶的检出率,但会造成较高的假阳性率,影响BI-RADS分级的主要因素为病灶可否扪及,影响重新分级的主要因素为患者年龄及乳腺病灶是否多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功能评估及病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超声观察动静脉内瘘的一般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方向、速度以及充盈情况,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桡动脉管径(RAD)、桡动脉血流量(RVF)、头静脉管径(CVD)均较术前有所提高,各项指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2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共有41例(66.13%)患者动静脉内瘘通畅,21例(33.87%)患者出现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其中血栓形成9例(14.52%)、动静脉瘘狭窄7例(11.29%)以及静脉瘤状扩张5例(4.84%)。血栓形成组头静脉血管内径(D)、吻合口D、最大峰值流速(PSV)及血流阻力指数(RI)、桡动脉D、PSV及RI均较正常组有显著差异。血栓形成、动静脉瘘狭窄患者上述参数及血流量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监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病变发生情况,对其结构功能进行直接观察的同时还可明确诊断动静脉内瘘并发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