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前柑桔潜叶蛾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 而且生产中缺少有效测报技术。为此, 我们于2009年6月30日至10月6日在浙江宁波通过有机合成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鳞翅目, 细蛾科)的3种性信息素化合物顺7, 顺11, 反13-十六碳三烯醛、顺7, 顺11-十六碳二烯醛和顺7-十六碳烯醛, 配制成不同浓度比例的混合物, 进行田间试验比较其引诱活性。结果表明, 单一的顺7, 顺11, 反13-十六碳三烯醛对柑桔潜叶蛾雄蛾就可以显示较强的引诱作用, 而顺7, 顺11-十六碳二烯醛单一成分没有引诱活性, 顺7, 顺11, 反13-十六碳三烯醛与顺7, 顺11-十六碳二烯醛的二元混合物30∶1~3∶1之间活性较强, 而在30∶1的质量比例时诱虫量最高。含顺7-十六碳烯醛的三元混合物, 当顺7, 顺11, 反13-十六碳三烯醛∶顺7, 顺11-十六碳二烯醛∶顺7-十六碳烯醛三者比例为100∶10∶3时有显著增效作用。剂量与诱捕活性试验显示每枚诱芯1 mg顺7, 顺11, 反13-十六碳三烯醛的剂量引诱作用最强, 随浓度降低, 引诱作用下降。诱捕器在0.8~1.5 m之间的不同悬挂高度对诱捕数量无显著影响。结果说明, 顺7, 顺11, 反13-十六碳三烯醛、顺7, 顺11-十六碳二烯醛和顺7-十六碳烯醛组成的三元混合物诱芯可以作为柑桔潜叶蛾的诱杀技术并应用于其生物防治和预测测报。  相似文献   
2.
基于ITS序列分析对我国主要栽培的侧耳品种的鉴定及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PCR产物克隆测序测定了20个我国主要栽培的侧耳品种的ITS序列,另外从GenBank获得侧耳属15个种25条ITS序列及亚侧耳属2个种的ITS序列。以Hohenbueheliagrisea和H.tremula为外群,运用PAUP软件中的简约分析法(parsimonyanalysis)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侧耳属Pleurotus是单起源的,20个主要栽培的侧耳品种分别聚在三个组,即Ostreatus-eryngii-populinus复合组、Pulmonarius组、Citrinopileatus-cornucopiae组。Ostreatus-eryngii-populinus组含刺芹侧耳Pleurotuseryngii、白灵侧耳P.nebrodensis、香侧耳Pleurotussp.、阿魏侧耳P.eryngiivar.ferulae、平963-1Pleurotussp.及糙皮侧耳P.ostreatus、日本秀珍Pleurotussp.、平802Pleurotussp.、姬菇Pleurotussp.、灰白侧耳P.spodoleucus、缘刺侧耳Pleurotussp.、凤尾菇P.sajor-caju;Pulmonarius组含肺形侧耳P.pulmonarius、小白平菇Pleurotussp.、平8804Pleurotussp.、平侧5Pleurotussp.、美味侧耳P.sapidus;Citrinopileatus-cornucopiae组含黄白侧耳P.cornucopiae、金顶侧耳P.citrinopileatus、鸡汁菌Pleurotussp.。系统树还显示黄白侧耳与金顶侧耳、白灵侧耳与刺芹侧耳亲缘关系密切,而凤尾菇与肺形侧耳分属于不同的组,属于两个不同的种。基于ITS序列分析,本文还针对目前我国栽培的主要侧耳品种在名称使用上的混淆和混乱进行了初步的评价和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