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最早生产的一种。我们采用快中子、CO_2激光诱变,得到了13-123、9-203二株菌,并通过研究发现,它们对前体和无机磷等有特殊要求,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引 言 麦茎谷蛾(Ochsenheimeria sp.)属鳞翅目谷蛾科,是为害三麦的一种新害虫,俗名麦螟、钻心虫或蛀茎虫。幼虫钻蛀麦茎,造成白穗。据初步了解,在苏北平原的阜宁、滨海、建湖、射阳、大丰等县及淮阴、徐州、南通等地均有发生,但在苏南尚未发现。我们从1963年  相似文献   
3.
遵照毛主席关于“放手发动群众,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我们在第三、四代棉铃虫发生期内,进行了“以粉代雾”防治棉铃虫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一、试验示范的方法 试验于1973年7月28日—8月15日在第三代棉铃虫发生期内进行。目的是探讨对棉铃虫幼虫杀虫效果最好的粉剂、经济有效的施用剂量、恰当的喷粉时间和合理的防治期距。 (一)药剂对比试验 供试药剂是目前广泛使用的1.5%甲基1605与3f6混合粉(简称甲六粉),4%敌百虫与3%666混合粉(简称敌六粉),1.5%苏化203与3%666混合粉(简称硫六粉),5%滴滴涕、2.5%敌百虫与1%666混  相似文献   
4.
5.
红霉素链霉菌2-62溶源性菌株的确证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从红霉紊产生菌Streptomyces erythreus的27株系谱菌株中分离到一株带确噬菌体的2—62菌株,并对2—62菌株作了多方面的考察。根据单菌落传代、孢子加热,柠檬酸钠洗涤消除噬菌体后仍继续释放噬菌体;2—62菌株释放的噬菌体经纯化后制备抗血清,用此抗血清处理2—62菌株的斜面孢子,以中和游离的噬菌体,这种孢子在培养过程中仍继续释放噬菌体;2—62菌株对其自身释放的噬菌体具有免疫力等特性,确证2—62菌株为溶源性菌株。用紫外线或丝裂霉素C进行诱导试验,噬菌体释放量增加不多。将2—62菌株释放的温和性噬菌体感染P32一102敏感菌,得到的溶源化菌林亦释放噬菌体,并且溶源化菌林的性状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红霉素的异常发酵液申分离到14株红霉素链霉菌噬菌体。对每一噬菌体进行了纯化,并描述了噬菌斑的形态。大部份噬菌体的噬菌斑六而清晰透明,而P4、P8、P10的噬菌斑小而呈半透明。根据血清中和反应试验,这些噬菌体可区分为三种血清类型。选择三种血清型的代表噬临体做热失活及pFt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三种类型的噬菌体对热的失活呈明显差异,而对PH的适应性较为广泛。寄主范围测定结果,P4、P9噬菌体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菌能感染,为一多价噬菌体,P1 仅对红镱紊链霉菌能感染,为单价噬菌体。  相似文献   
7.
1965年5月19日我们在调查麦类黑穗病时,曾在小麦上发现有“白穗团”,当即取其白穗进行剥查研究,确定其为大螟为害所致,日后又先后在阜宁地区的阜城、施庄等地也有发现,这就表明大螟不仅为害小麦,也为害大麦。 初步调查,大螟为害麦类有以下的规律: 1.初孵幼虫集聚叶鞘内取食为害。 2.幼虫到二龄即分散,分散后90%左右的白穗是一株一头幼虫,10%左右的是一株两头,二头以上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