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活性氧对蛋白质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2.
测定大兴安岭林区不同火烧年限(火后4、14、40、70和120年内未火烧)、不同坡度(坡地、平地)凋落物和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分析火烧对凋落物和土壤养分的长期影响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火烧年限凋落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差异显著,凋落物C含量变化不大.凋落物N、P含量随火烧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在火后4和14年较低,在火后40年恢复到对照(未火烧)水平.凋落物C∶N和C∶P值随火烧年限增加而下降,N∶P值则呈上升趋势.土壤C、N、P含量及其比值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坡地土壤C含量随火烧年限增加而增加,在火后70年显著高于对照,在平地差异不显著.火烧年限和坡度的交互作用影响土壤P含量和C∶P值.坡地土壤P含量在火后4年高于对照,而平地在火后40年高于对照;坡地C∶P值在火后14年达到对照水平,而平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冗余分析表明,有机质层土壤的坡度效应大于年限效应,矿质层土壤主要受年限效应影响.火后4和14年凋落物及土壤养分含量低于对照,随着火烧年限的增加,植被生长迅速同时凋落物分解加快,凋落物质量及土壤养分质量不断提高,在火后40年恢复到未火烧水平,趋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
黄曲霉毒素B1生物脱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曲霉毒素是一组由黄曲霉、寄生曲霉等多种真茵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可以引起动物肝脏肿大、病变甚至癌变,对人和家畜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本文简介了黄曲霉毒素B_1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污染现状,综述了黄曲霉毒素B_1生物脱毒方面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重点讲述通过微生物降解黄曲霉毒素B_1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4.
棕黑锦蛇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邵帅  李丕鹏  陆宇燕  谢冰楠  周正彦  王勇 《蛇志》2009,21(4):263-267
目的解剖观察东北体型最大的棕黑锦蛇。了解其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及特点。方法采自辽宁东部丹东市和桓仁县棕黑锦蛇共6条,其中雌性3条,雄性3条。采用福尔马林固定后.沿腹面正中线部位将皮肤从泄殖孔剪至颏部。对消化和呼吸系统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其它蛇类相似。但也有其特点:上颌的两侧左右各有两排细小的牙齿,胰管在十二指肠壁外与胆总管汇合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呼吸系统主要由气管和肺构成。气管位于食管腹面,末端连接正常的右肺,末端一侧则连接着退化的左肺。右肺长囊状,明显分为呼吸部和气囊部。左肺很小,呈卵圆形囊状。结论由于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的不同,各蛇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也表现形态结构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用H_2O_2作用于牦牛红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观察到酶活性随H_2O_2浓度升高及作用时间增加而下降;酶分子连接的铜和锌有所丢失;PAGE图谱中三条酶活性带成为四条酶活性带;等电点下降;680nm处表征二价铜光学性质的可见光吸收减弱;紫外吸收增加,表现为增色效应;内源性荧光减弱;在含有3.0mol/LKCl的PH3.8—5.4琥珀酸缓冲液中溶解度下降;酶对胰蛋白酶水解的敏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我们曾观察到H_2O_2可使牦牛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下降及某些理化性质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证H_2O_2可使该酶结构受到损伤,其依据为H_2O_2作用后,酶的圆二色谱变化显示其β-折叠含量减少,无规则卷曲含量增加;酶分子中有二酪氨酸生成;组氨酸、精氨酸、赖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含量相对减少,而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相对增加;用2.4-二硝基苯肼试剂可测得羰基生成;SDS-PAGE测出酶的部分亚基被降解为小肽段;用荧光胺法测得自由氨基量的增加。本文对上述变化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重组嵌合抗人CD22四价基因工程抗体是由一条短肽链将两个鼠源抗CD22mAb的scFv连接起来,再与人IgG1的CH3片段连接所获得重组基因工程抗体(cRFB4-CH3),是目前开发治疗B细胞系淋巴瘤的人源化基因工程抗体。为探讨该重组基因工程抗体高效表达技术,本研究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含有人IgG1的CH3段的抗人CD22四价基因工程抗体基因克隆到含信号肽的重组杆状病毒载体pAcSG2中,构建重组质粒pAcSG2-cRFB4-CH3并转染到Sf9细胞中,构建携带有重组嵌合抗人CD22四价基因工程抗体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AcNPV-cRFB4-CH3。通过对该重组毒进行PCR和IFA鉴定,证实获得了可以稳定表达抗人CD22四价基因工程抗体的重组杆状病毒。以蚀斑试验进一步纯化病毒,经过3次病毒蚀斑克隆,获得毒价达到4.5×107pfu/mL重组病毒,为治疗白血病药物的开发和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筛选到27株能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微生物菌株.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AFB1含量的方法进行AFB1降解酶活力测定.以不同菌株发酵上清液中AFB1降解酶活力高低为复筛条件,筛选到AFB1降解酶活力最高的一株菌并命名为HSD8.该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及系统发育学方法鉴定为Sinomonas sp..筛选所得最优菌株的发酵上清液中酶活达443 U/mL,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其产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酶活.优化所得最佳发酵条件为:装液量50 mL/250 mL,发酵周期48 h,初始pH 5.0,接种量8%,发酵温度37℃,摇床转速160r/min.在最佳发酵条件下,该菌株发酵上清液中酶活可达548 U/mL,比优化前提高23.7%.优选菌株HSD8在生物降解黄曲霉毒素B1方面具有应用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9.
莲属植物类黄酮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属(Nelumbo)植物既可药用也可食用, 其中荷叶、藕节、莲子、莲子心、莲房和莲须等皆可入药, 但药效各不相同。迄今为止, 从莲的各组织中共检测出类黄酮多达61个, 包括8个花青素苷、2个黄酮醇、29个黄酮醇苷、1个黄酮、16个黄酮苷(内含13个碳苷黄酮)和5个黄烷醇。该文对莲各组织中所含类黄酮的检测方法、组成、含量及药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迄今的研究结果表明, 莲中含有丰富的类黄酮化合物, 且具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氧化、抗菌、抗HIV、抗动脉粥样化、提高免疫力和减肥降脂等)。这些资料不仅对今后深入研究莲各部位的类黄酮代谢物及其与药效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保健食品和中药的研发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活性氧对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氧化修饰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