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了解潍坊市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化管理情况,为免疫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金苗免疫助手系统》软件,建立儿童预防接种个案数据库,通过磁卡识别系统进行接种。结果截至2010年儿童接种个案信息常住与流动儿童分别录入794 015和117 192人,录入管理率分别为99.80%、96.11%;流动儿童建卡、证信息化电子网络管理前后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2,0.01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潍坊市2007-2012年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水痘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上报的水痘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2012年潍坊市共报告水痘病例2256例,年均发病率为4.22/10万,11月至次年1月及4-6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主要集中于4~9岁和10~24岁者,其发病率分别为28.76/10万和6.85/10万。发病者主要是学生、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分别占总病例数的52.13%、19.99%、16.93%。报告暴发疫情12起,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潍坊市发生的水痘以4~9岁和10~24岁者为高发人群,应加强对适龄儿童水痘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加强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管理,减少发生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潍坊市坊子区2009—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潍坊市坊子区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潍坊市坊子区2009—2013年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4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97/10万。2009—2013年发病率分别为10.03/10万、10.71/10万、10.74/10万、36.63/10万、24.50/10万;男性为28.92/10万,女性为12.93/10万;0~2岁为30.81/10万,3~9岁为125.74/10万,10~24岁为49.11/10万,25~55岁为1.43/10万。病例数最多的是峡山生态发展区98例,占总病例数的23.56%;凤凰、九龙街办均为92例,各占总病例数的22.12%。发病高峰期在每年的3—7月和12月至次年1月。其中,3—7月占63.70%,1月、12月占17.07%;学生占64.66%,幼托儿童占16.11%,散居儿童占12.26%,其他占6.92%;有临床合并症的病例占5.77%,合并脑膜炎者占5.29%;合并胰腺炎者占0.48%。结论潍坊市坊子区2009—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逐年上升,今后应针对重点人群和高发季节进一步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潍坊市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血清抗体水平,为消除麻疹、控制风疹及腮腺炎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8月,采集昌乐、潍城2个县区<2、2~5、5~8、8~11、11~15、15~20、20~40、>40岁健康人群血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风疹、腮腺炎IgG抗体。结果检测总数320人,其中昌乐县健康人群的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8.75%、潍城为96.25%;风疹抗体阳性率昌乐县健康人群为89.38%、潍城区为91.88%。昌乐、潍城两地区健康人群麻疹、风疹的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15、0.59,P>0.05);昌乐县健康人群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84.38%、潍城区健康人群为66.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4,P<0.01);8组不同年龄健康人群的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2.50%~100%,风疹抗体阳性率为87.50%~92.50%,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67.50%~85.00%,各年龄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3.49、1.58、5.23,P>0.05)。结论潍坊市麻疹抗体阳性率较高,风疹、腮腺炎抗体阳性率相对偏低,今后须要积极开展学龄儿童麻腮风三联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产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检测及其所生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新生儿乙型肝炎的免疫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坊子区设有产科的医院每月上报的产妇HBsAg 检测和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坊子区2012年设有产科的医疗机构共报告住院分娩产妇2975名,产前HBsAg筛检2881名,筛检率为96.84%,各医疗机构筛检率在96.55%和97.50%之间;检出HBsAg阳性者66例,阳性率为2.29%,各医疗机构阳性率在0.00%和5.52%之间。新生儿共2975名,其中常住者所生新生儿2612名,流动者所生新生儿363名,常住和流动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6.13%和94.21%,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3.87%和90.3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98、3.67,P>0.05)。122名未及时接种首针乙肝疫苗的新生儿系患各种疾病所致。结论坊子区2012年设有产科的医院对住院的孕产妇产前HBsAg筛查率较高,其所生的新生儿24 h内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潍坊市2007-2012年麻疹疫情流行规律,为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研究探讨潍坊市2007-2012年麻疹流行规律。结果2007-2012年潍坊市报告麻疹确诊病例385例,均为散发病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72/10万,其中2008、2010年出现两个发病高峰,发病率分别为1.49/10万、1.17/10万,2012年发病率降至0.033/10万。3-5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寿光、诸城、安丘、青州四个市,占72.73%(280/385)。发病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63岁,病例年龄以〈1岁婴儿和20-44岁成年人为主。职业以民工、工人、农民和散居儿童为主,民工、工人和农民所占比例平均为52.47%(202/385);散居儿童所占比例平均为22.08%(85/385);民工、工人、农民和散居儿童发病人群所占比例逐渐升高,托幼儿童和学生逐渐降低。≥8月龄病例中有明确麻疹疫苗免疫史者96例,占26.74%;其中8月龄~14岁有明确麻疹免疫史者66例,占该年龄组病例的66%。结论潍坊市麻疹发病年龄构成以小于1岁婴儿和20~44岁成年人为主,出现向两极移动现象,1岁以下婴幼儿发病呈上升趋势。今后要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降低小年龄儿童麻疹发病率,适时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消除免疫空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潍坊市11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状况,比较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的接种率水平。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2005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调查的常住和流动儿童2 160名,建卡、建证、卡证相符率均>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G、HepB、OPV123、DPT123、MV或MR、MenA、JE-I 1、MMR、DPT4、HepA-I、JE-I 2、OPV4、MenAC1的接种率,常住儿童为95.63%~99.44%,流动儿童为93.89%~9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pB首针、MV初种及时率常住和流动儿童均>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岁年龄组MenAC2、DT、MV3常住儿童分别为92.15%、91.11%、93.33%;流动儿童分别为86.25%、85.00%、8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9、18.42、23.48,P<0.01)。结论潍坊市4岁以下常住和流动儿童疫苗各剂次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岁年龄组MenAC2、DT、MV3疫苗接种率常住儿童高于流动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