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玉米花粉单倍体植株染色体上异染色质的变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谷明光  林侠 《遗传学报》1991,18(3):235-238
我们用Giemsa BSG C-带技术检查了玉米花药培养获得的花粉单倍体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上异染色质的变异,观察结果表明,有的植株所显示的C-带数目是与供体植株的相一致,有的植株所显示的C-带数目则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有的增加,有的减少。并讨论了异染色质发生变异的可能原因。还相应地观察到间期核中染色中心的变化是与中期染色体上C-带数目的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具有分化能力的玉米花粉愈伤组织,经过20个月的继代培养,分化能力发生显著变化:有的完全丧失,有的仍保持分化能力。通过不断分离筛选,使具有分化和再生植株能力的细胞大量增殖而保留下来。但它们的染色体倍性稳定,体细胞染色体 2n=x=10的细胞占90%以上,都是属于单倍体类型。  相似文献   
3.
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及其与玉米的杂种的减数分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的减数分裂粗线期观察到,所有的异染色质结都位于染色体的端部。大多数染色体配对正常,没有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在观察的植株中有两株的部分染色体长臂末端不联会。并观察到,在终变期有单价染色体,在中期Ⅰ和后期Ⅰ有落后染色体。 从玉米与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的杂种F_1的减数分裂粗线期观察到,所有的染色体配对正常。在第7染色体长臂末端部分常常不联会。杂种的花粉有90%是能育的。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应该被承认是zea perennis中的一个变种,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种。这种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对玉米育种可能是有价值的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我国许多单位都成功地培养出了玉米花粉植株及其纯合植株后代。但在花粉植株后代的细胞遗传学方面还尚未进行研究。我们于1978年以玉米品种来宾白花粉植株姊妹交后代H_2,杂种桂单12花粉植株的自交后代H_2为材料,按常规的酒精-冰醋酸固定液固定材料,醋酸洋红染色压片,观察结果如下: 1.来宾白:发现在粗线期染色体常常是粘在一起的,在染色体1、4、5、6和7的长臂上有一个中等大小的染色节,在染色体9的短臂末端上有一小的染色节。在检查的8株中有3株,也观察到一小染色节紧靠第2染色体短臂的末端。第4染色体的染色节是杂合的(图版Ⅰ,1)。在第2、3和6号植株中经常出现核仁的大小、数量和形状的变异(表1;图版Ⅰ2-6)。此外,在大多数植株中观察到巨大的花粉母细胞和2至3个细胞的融合。 后期Ⅰ,有2个或1个染色单体桥而无断片(图版Ⅰ,7),一个桥和一个断片,一个断片而无桥(图版Ⅰ,8),出现在第3、6和7号植株的细胞中,大约比率超过15%。然而,在对照植株的细胞中相同畸变型只有1%(表2)。虽然倒位的构型在粗线期是有可能出现的,可是没有看见。第1、3和7号植株的花粉粒平均有10%是不育的(表3)。 2.桂单122):发现在粗线期,所有植株的染色体普遍展开得很好。在染色体1、4、6、7和9的长臂上有一个中等大小的纯合  相似文献   
5.
谷明光  丁玉澄 《遗传学报》1989,16(3):178-183
来源于八趟白的细胞系No.1,经过六年半继代培养,显示出随着继代培养时间的延长,染色体数目变异的频率减低,其单倍性愈趋稳定。尽管继代培养时间的延长并不影响这个细胞系倍性的稳定性,但却能引起单倍体细胞中第4和第9染色体上的组成异染色质发生显著变异。  相似文献   
6.
玉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Giemsa显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报告叙述了玉米花粉母细胞染色体Giemsa显带的结果。在Giemsa染色下玉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各个主要时期的染色体均能显带。所显现的带型主要为端粒带、近端粒带,个别染色体有中间带。但各个染色体上带的形态、大小、数目、位置和着色深浅程度等均不一样。有一个染色体不显带纹。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室筛选出具有不同分化能力的单倍体玉米无性系组织,挑选其大小相同、新鲜的、具有分化能力的无性系No.1和完全丧失分化能力的无性系No.250组织,转接到分化和继代两种培养基上,分析其DNA和RNA以及蛋白质含量的差异,以了解组织在分化过程中DNA、RNA和蛋白质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在分化和继代两种培养基上,No.1的DNA、RNA和蛋白质含量都高于No.250;No.1和No.250在分化培养基上DNA和RNA含量增加的速度比在继代培养基上要快;在组织分化过程中,No.1会出现一些新的小分子量蛋白质分子,而No.250中却没有,这些特殊的蛋白质分子可能与组织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利用Giemsa C-带显带技术分析亲本及其杂种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核型的结果表明,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的大多数显带都在染色体的长臂末端,第1、2、9染色体的短臂末端也显带。所显现的带纹比玉米的稍小些。这些是与玉米不相同的。玉米除第9染色体的短臂末端显带外,其他染色体均为长臂近末端显带。根据两个亲本的同源染色体Giemsa C-带带型的特点表明,在杂种F_1的体细胞中,能够鉴别出来一组染色体来自父本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和另一组染色体来自母本玉米。作者还讨论了Giemsa显带技术在植物细胞遗传学特别是玉米细胞遗传学上的利用价值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遵循毛主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教导,通过花粉育株的单倍体育种新途径,已经首先培育出烟草、水稻、小麦新品种,正在生产上推广。随着花粉育株的单倍体育种工作普及的同时,花粉粒的离体培养研究,即单倍体单细胞培养研究,越来越引起生物科学工作者和遗传育种科学工作者重视。因为,这一新技术体系的建立,将使高等植物的研究微生物化。在实践上把高等植物育种工作从整体水平推进到细胞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有价值的新种源— 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琴  谷明光  丁玉澄 《遗传》1982,4(3):35-35
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形态原始,对研究玉 米属进化和玉米的遗传育种都是很有价值的材 料.[1-3] 1979年春,从美国波士顿学院生物系将 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引人我国。次年在我所试 验场种植。在整个生育期作了生物学和形态学 的观察,并进行了细胞学鉴定。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