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大腿肌肉注射法建立兔VX2肿瘤模型,于造模后第7天、14天及21天进行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观察不同时期MRI表现。并于造模后第21天对照大体标本测量结果比较DWI及T2WI图像肿瘤最大径,同时比较肿瘤实体部分与髂窝内转移淋巴结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显示,造模后第7天,12只模型兔MRI常规及DWI图像均可见成瘤;第14天,2例肿瘤内出现坏死灶;第21天,12例肿瘤内均出现坏死,DWI图像可发现局部淋巴结转移灶,DWI及T2WI图像肿瘤最大径与大体标本测量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髂窝内转移淋巴结的ADC值与原发肿瘤实体部分ADC值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DWI可以监测兔大腿VX2肿瘤生长,有效区分肿瘤早期坏死成分,并判断相应引流区域淋巴结的性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