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1篇
  27篇
  200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颓子属三株根瘤内生菌培养条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胡颓子属植物翅果油树、沙枣和牛奶子的根瘤中,分离获得Frankia sp. Eml108、EaI827和EuI620三株内生菌。对它们的培养条件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株菌对培养基的pH和培养温度的要求基本相似。EmI108和EuI620菌株的最适宜培养基为Qmod/Tween80,而EaI827菌株则为Qmod培养基。在以NH+4作氮源的基础培养基中,EmI108和EuI620菌株生长最适宜的碳源为Tween80,而EaI827菌株则为琥珀酸。EaI827和EuI620菌株能较好地利用无机氮源NH4Cl,但是对于三株菌来说,最适宜的还是有机氮源聚胨和酪蛋白水解物。  相似文献   
2.
袁长芳 《微生物学报》1989,29(5):360-363
由同一个地点、同一种宿主植物——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 Dlels)的根瘤中获得两个菌株,Frankia sp. Eml 108和Eml 131。形态观祭结果表明,它们具有典型的Ercnkiae结构,但在细胞色素,纯培养的固氮酶活性,侵染原宿主的能力,营养需求等方面均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自玉米根表分离的一株根系联合固氮菌——肺炎克雷伯氏菌A_(0221)株,对其荚膜形成与菌体生长的时间关系,不同碳源及同种碳不同用量对荚膜形成的影响,有机氮与无机氮源不同用量对荚膜的影响,在碳氮源都丰富的情况下,磷、钙盐的用量对荚膜的影响作了观察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蔓胡颓子根瘤内生菌的分离和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四氧化锇法,从蔓胡颓子(Elaeagnus glabra Thurib)根瘤中分离出内生菌纯培养菌株(Frankia sp Eg1413)。根据其形态特征,确认为孢囊放线菌。该菌株的菌丝、孢囊、孢囊孢子和泡囊基本与已知胡颓子属植物根瘤内生菌株相似,回接宿主植物实生苗,形成大量具有固氮活力的根瘤,根瘤的固氮酶话力为21.5n mol C2H4/g根瘤鲜重分钟。该菌株最适宜的碳源为挥发性的脂肪酸(如丙酸),最适宜的氮源为多蛋白胨,在基础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混合物,对生长有抑制作用。最适培养温度为29℃,最适生长的pH范围6.5—7.0。  相似文献   
5.
6.
阴沟肠杆菌固氮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谷子根表分离到一株阴沟肠杆菌。该菌振荡培养于诱导培养液中,在30℃下21—24小时,其最高乙炔还原速率为576n tool C2H4/mg蛋白/b。而在厌氧条件下则可达1479n motC2H4/mg蛋白/h。在正常氧浓度下,该菌培养4—96小时之间皆可检测出固氮活性。不同浓度的NH+4明显抑制其固氮活性。在碱性条件下固氮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磁场对Frankia SP.的生长和固氮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鸿宾  刘信 《微生物学报》1990,30(2):149-153
  相似文献   
8.
自巴西学者J.Dobcreincr发现带脂螺菌与根系联合固氮以来,这方面研究引起了国际上广泛的重视,近年来我国也有这方面的研究报道啪。我们从扬花期的玉米、高梁、谷子根表分离到一批具有较高固氮酶活力的菌株。本文报道  相似文献   
9.
由辽东桤木和沙枣的根瘤中分离出两株内生菌(Frankia sp.),分别编号为Asll和EaI827。可在丙酸作碳源的限定培养基中诱导出泡囊,并表现较高固氮活性。不同浓度的NHt和水解酪蛋白对菌体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对固氮活性却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当氧分压为5%时,Asll菌株固氮活性较高,而F~1827菌株最适氧分压为1%。Asll菌株的固氮周期为8一11天,Eai827菌株在11一14天表现出较高的固氮活性。  相似文献   
10.
用热变性温度法,测定了非豆科植物固氮放线菌Frankia属七个菌株的DNA碱基组成,结果表明,该属的DNA(G+C)mol%在66.0—72.0之间。这些菌株可分为两个不同的类群,Ⅰ群包括EmI108,EmI131,EgI413和CeI513,(G十C)mol%66.12—67.34之间;Ⅱ群包括AsI13和MrIr5,(G十C)mol% 69.78—72.22之间。各菌株的生理试验表明,Ⅰ群菌株多利用葡萄糖或吐温作为唯一碳源;Ⅱ群菌株则不利用葡萄糖和吐温,所有菌株都利用丙酸和醋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