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研究外来植物不同程度入侵对区域群落结构和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对评价其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以入侵植物以意大利苍耳(Xanthium italicum)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意大利苍耳危害较明显且分布面积较大的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为研究区域进行植物样方调查,以意大利苍耳和其共生的本地植物为切入点,以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稳定性、群落可入侵性、影响程度指数、入侵植物的竞争优势和入侵强度来探究不同入侵程度下的本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未入侵地相比,意大利苍耳轻度入侵显著增加了本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P < 0.05),而重度入侵显著降低了本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P < 0.05)。(2)在意大利苍耳入侵的群落中,群落稳定性由轻度入侵水平到重度入侵水平降低了25%,而群落可入侵性、意大利苍耳的竞争优势指数和入侵强度指数分别增加了77%、79%和83%。(3)在轻度入侵水平下,意大利苍耳对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稳定性和群落物种数的影响程度指数 < 0,产生了积极影响;相反,在轻中度和重度入侵水平下意大利苍耳对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稳定性和群落物种数的影响程度指数 > 0,产生了负面影响。(4)本地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均呈正相关,但与群落可入侵性呈负相关(P < 0.05)。(5)Shannon-Wiener指数对群落的稳定性的直接通经系数最大,为0.828;Simpson''s指数对群落可入侵性的直接通经系数最大,为0.932。由此可见,意大利苍耳在中度和重度入侵对植物群落结构产生巨大影响,而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和枢纽地带的新疆,将会对其脆弱的生态系统和土著物种的多样性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应在入侵初期对其进行控制与铲除,防止意大利苍耳等有害外来入侵种的入侵和进一步扩散与蔓延。  相似文献   
3.
湿地生态旅游是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对湿地进行合理利用, 因此开发湿地生态旅游对湿地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新疆赛里木湖的实地考察与资料收集, 确定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 得分66.88 分。结果表明: 赛里木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属三级旅游资源, 适宜加大旅游开发投入, 且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价值是赛里木湖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8月4日,笔者在新疆伊犁河大桥附近(43°53'34″N,81°16'52″E)观鸟时拍摄到1只猛禽,经鉴定该猛禽为鹃头蜂鹰Pernis apivorus雄性成鸟,这是该鸟种在中国地区的首次确切记录。邓杰等(1995)曾在阿尔泰地区贾登峪林场附近记录到2只鹃头蜂鹰,而马鸣(2011)也曾记载在喀什地区、库车林场和阿尔泰地区有该鸟种的分布。由于这些记录均缺乏实物标本或照片等证据,而未被广泛记述(郑光美,2011;中国观鸟年报编辑,2013)。  相似文献   
5.
根据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查阅文献,对新疆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植物组成、地理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62科236属448种,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3种,裸子植物1科1属4种,被子植物59科233属441种。藜科、菊科、禾本科、十字花科、豆科为优势科,所含属、种数占该保护区总数的49.15%和51.12%;属内种数的变化范围为1~13种,仅含1种的属最多,有144个,占总属数的61.02%。植物生活型组成多样,草本375种、灌木65种、乔木5种、藤本3种,分别占保护区总种数的83.71%、14.51%、1.12%和0.67%。植物群落组成简单,以梭梭群落(Form.Haloxylon ammodendron)、白梭梭群落(Form.Haloxylon persicum)为主,它们与超旱生、旱生灌木、小灌木、草本等组成荒漠植被。保护区种子植物60科可划分为4个分布区类型和7个变型,以温带地理成分为主(14科),占保护区非世界分布的56.00%;234个属可划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和12个变型,其中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73属,占保护区非世界分布的37.44%,地中海、中亚、东亚分布在此地交流融合,缺乏热带成分,具强烈的温带荒漠性质。  相似文献   
6.
藏羚羊雌性种群的迁徙行为和产仔行为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2005年6~7月,我们在新疆昆仑山西部的一处藏羚羊繁殖地,对一个雌性藏羚羊的迁徙种群进行了研究。整个调查区域的海拔是4500~5000m,植被覆盖率小于5%,主要植被是垫状驼绒藜(Ceratoidescompacta)。根据研究结果,我们估计在本产仔季节,共有4000~4500头雌性藏羚羊迁徙聚集到一个1200km2的区域内,集中产仔地面积约为350km2。产仔的高峰期是在6月18日~7月7日,其间只有40%的成年雌性产仔,这可能和2004年冬西藏阿鲁盆地的降雪量较大导致藏羚羊在交配期和怀孕期身体条件较弱有关。这个区域的雌性藏羚羊迁徙自西藏的西部,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之间到达该区域,然后在7月上旬开始返回。研究区域内的狼、赤狐和大型猛禽是主要的捕食者,但是出现的频次很少。研究区域内大部分藏羚羊成体和幼仔的死亡和天敌捕食没有关系。我们对藏羚羊主要采食的植物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没有发现这个区域和其南部其他区域的差异,所以食物可能不是藏羚羊迁徙的主要原因。躲避捕食者、躲避传播寄生虫病的昆虫干扰、或者是避开牧民和家畜,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藏羚羊雌性迁徙到这个区域产仔。基于本次研究,我们建议新疆和田地区能够对这个产仔地进行严格保护,禁止产仔期的人类干扰,同时有必要考虑建立一个大型保护区,或者和相邻保护区联合起来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7.
新疆野苹果种群年龄结构特征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额敏县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种群采用典型抽样法中的样方法进行了群落物种分布与结构调查,并以空间(胸径,DBH)代替时间(树龄),利用生存分析理论分析了新疆野苹果种群年龄结构和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并应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了种群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塔城地区新疆野苹果种群的中树(20DBH≤30cm)个体数较稳定,幼树(DBH≤15cm)个体数较多但不稳定,大树(30DBH≤40cm)及老树(DBH40cm)由于生理衰老、环境因素及种间竞争的影响,个体数明显下降。(2)新疆野苹果种群存活曲线呈现Deevey-Ⅰ型。动态表现为前、中期缓慢增长而且较稳定,后期衰退。(3)在未来10年、20年和30年中,2个种群均呈现幼龄个体减少而老龄个体增加的态势,老化趋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2018年5月27日,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帕米尔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木吉河边湿地(38°56′33″N,74°34′22″E,海拔3421m)发现2只草鹭(Ardea purpurea),依据现场观测及拍摄到的照片分辨,该鸟为成鸟,额和头顶黑色,后颈有2枚延长的黑色饰羽。  相似文献   
9.
2017年11月—2019年9月对新疆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鸟类采用样带法和样点法进行调查,对保护区的大型兽类和鼠类分别采用样带法和样方法进行调查.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共记录鸟类15目41科161种,兽类5目13科40种.保护区内珍稀濒危物种较多,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