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对某省七家三级医院输血科管理现状调查,了解医院在输血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技术操作的规范性、输血流程的安全性、输血科人员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医院输血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旨在为医院及政府职能部门制订有关医院输血安全相关策略提供科学的佐证。方法:1、文献法:对CNKI、维普数据库近五年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2、现场调查:对某省7家三级医院输血安全管理现况调查。结果:所调查的7家医院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知晓率较低,储血冰箱未按照正确的时间进行监测,医务人员对病人输血反应观察不到位,输血前医患沟通较好,输血差错自愿报告系统超过60%的医院尚未建立,输血不良事件发生后,只有14%的医护人员愿意主动上报,输血科医务人员30岁以上的不到30%,专科以下学历占66%,专业背景37%为检验专业,无学历的占8%。结论:医院输血安全管理存在许多问题:管理制度知晓率低、执行不到位,储血过程未按相关要求进行监测,输血科医务人员过于年轻化,学历层次较低,专业背景单一。建议医院应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与上消化道血管粘膜损伤性疾病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纤维胃镜检查的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行纤维胃镜检查,同时采用酶免法检测病人血清HBV.121例患者分为观察组83例与对照组38例。结果:观察组的83例胃病患者即消化性溃疡,出血性或糜烂性胃十二指肠炎。患者的HBV总阳性率为65.1%。对照组38例即非血管粘膜损伤组的单纯性浅表性胃十二指肠炎患者,其HBV总阳性率为4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二组阳性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上消化道血管粘膜损伤与HBV感染密切相关。如何有效保护消化道血管粘膜的完整性是降低HBV感染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苏长兰 《生物磁学》2006,6(1):59-60
目的: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与上消化道血管粘膜损伤性疾病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纤维胃镜检查的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行纤维胃镜检查,同时采用酶免法检测病人血清HBV.121例患者分为观察组83例与对照组38例.结果:观察组的83例胃病患者即消化性溃疡,出血性或糜烂性胃十二指肠炎.患者的HBV总阳性率为65.1%.对照组38例即非血管粘膜损伤组的单纯性浅表性胃十二指肠炎患者,其HBV总阳性率为4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二组阳性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上消化道血管粘膜损伤与HBV感染密切相关.如何有效保护消化道血管粘膜的完整性是降低HBV感染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