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1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研究发酵碳源对铜绿假单胞菌NY3所产鼠李糖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从鼠李糖脂的结构组分、性能和应用效果等方面展开研究。薄层实验证明两种鼠李糖脂均含有单糖脂和双糖脂。液质分析发现以橄榄油作碳源时,鼠李糖脂中双糖脂(Rha-Rha-C5-C6:1和Rha-Rha-C8-C8:2)比例更大,约为73.09%。而地沟油作碳源时,单糖脂(Rha-C10-C10和Rha-C16-C16:2)的比例更高,约为76.91%。橄榄油和地沟油为碳源的鼠李糖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55 mg/L和80mg/L。相同投加量时,前者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均优于后者。NY3菌降解含油污泥时,投加双糖脂含量高的鼠李糖脂会使C16-C30直链烷烃的去除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草酸对NY3菌(Pseudomona aeruginosa NY3)降解烷烃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草酸能促进菌体降解十四烷,且最佳投加浓度在1 g/L左右。投加草酸8 h内对十四烷去除率最大,可提高约15.2%。草酸促进降解主要是其改变菌体胞外液分泌成分。紫外光谱结果表明,共存草酸使胞外液中吩嗪-羧酸PCA分泌量大大提高。从气相和液质测定结果看,NY3菌代谢体系中,胞外液中PCA分泌量与十四烷的同步降解率呈正相关。体外实验表明,将试剂级PCA投加在NY3菌以"十六烷+草酸"为碳源生长的胞外液中,发现PCA投加量与其对十四烷的降解效果也呈正相关。与未投加PCA相比,PCA投加2μmol/L,12 h内胞外液对十四烷的去除率提高了约13.1%。结果表明,草酸能促进NY3菌降解十四烷主要是由于其可使菌体胞外液中PCA的分泌量大大提高。本文研究了共存草酸在铜绿假单胞菌NY3降解烃类污染物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为后续优化设计铜绿假单胞菌NY3处理实际烃类污染物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铜绿假单胞菌NY3胞外分泌物PCH对菌体自身及其对烃类降解的作用,对PCH影响烃类降解的效率及机理进行研究。分别以NY3菌降解烃类污染物的无机盐培养基和M9培养基为例,研究PCH含量对NY3菌降解十六烷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CH分泌量与对NY3菌生长量及其对十六烷的比降解率呈负相关。将PCH加入到NY3菌降解十六烷体系中,发现少量PCH对NY3菌生长及其十六烷降解效率有促进作用,PCH浓度超过5.2 mg/L时,十六烷降解率及菌体的生长明显被抑制。进一步研究发现,PCH浓度过高会对NY3菌自身造成一定损害,抑制NY3菌烷氧化酶活性,同时增强降解体系中自由基信号强度,从而导致细胞对十六烷降解能力下降,同时使细胞大量死亡。该研究结果表明,使用NY3菌修复石油烃污染物过程中应严格控制PCH分泌量,为NY3菌在石油烃修复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共存碳源对克雷伯氏菌NIII2以蔗糖为主要碳源发酵产絮凝剂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酸为共存碳源时,克雷伯氏菌NIII2分泌絮凝剂过程中容易产酸,使得絮凝剂的产量和碳源转化率都较低.当丁二酸、乙酸、乳酸为共存碳源时,发酵液pH均高于7.5,絮凝剂产量有所提高,最高可达10.87g/L,碳源转化率也较高,为43.48%.与柠檬酸为共存碳源相比,当投加丁二酸时,克雷伯氏菌NIII2所产微生物絮凝剂中蛋白质与糖含量比值提高了33%,絮凝剂的Zeta电位值由-60.00 mV升高至-28.07 mV,絮凝剂分子粒径广泛分布在0~300μm之间且大粒径分子所占比例增加,聚合度加大,絮凝剂表面形貌呈现结块团状无定型结构,从而提高絮凝剂的活性和性能.该微生物絮凝剂投加量为4.0 mg/L,对2 g/L高岭土的SS去除率可达97.3%.  相似文献   
5.
生物法处理是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去除的主要途径,具有费用低、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其不足之处在于所需处理时间长,尤其当有机污染物难降解时,处理时间长达数十年甚至数百年.胞外活性氧(extracellular reactive oxygen species,EROS)是微生物代谢时产生的一类含氧活性基团,对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6.
探究克雷伯氏菌NⅢ_2发酵产微生物絮凝剂(MBF)过程中提高唾液酸(SA)分泌量对其高产高活性糖蛋白絮凝剂的影响作用。采用摇瓶发酵,产物冻干后称重,利用高岭土悬浊液测定其絮凝活性,并利用酶标仪测定唾液酸量,从而得出相应结果。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SA分泌量越高,絮凝剂产量及其活性也会越高。当MBF中SA含量约为12 ng/g MBF时,MBF产量约为12 g/L。在SA分泌量提高的同时,MBF中蛋白质含量和Zeta电位值也得到提高。探索出一种能最大程度提高SA分泌量和MBF产量的三碳源发酵体系:m蔗糖:m丙酮酸钠:m柠檬酸钠=20 g:4 g:2 g,此时MBF的产量为13.85 g/L,蛋白含量为0.41 g/g MBF,絮凝活性为98%。研究结果为高产高活MBF的发酵以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NY3胞外分泌物对烃类降解的作用,对胞外分泌物影响烃类降解的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NY3菌以LB培养基和以烃类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培养得到的种子液,离心并洗涤菌体后,菌细胞代谢烃类效率明显下降。分别利用盐析和溶剂萃取法,提取种子液上清液中胞外大分子和小分子,且投加在NY3菌(离心后的菌细胞)降解十四烷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发现24 h内外加胞外大分子化合物,使NY3菌对十四烷去除率可提高约14%,而投加小分子化合物使NY3菌24 h内对十四烷去除率提高约6%。利用SDS-page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分离胞外大分子,结果发现主要是该菌胞外所分泌的蛋白或多肽类,主要有3个条带,它们的分子量约在35~55 k D范围内,其对烃降解促进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验证。利用飞行质谱(LCMS-IT-TOF)鉴定胞外小分子分泌物,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它们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活性物,可以加快反应体系中电子传递速度,促进底物的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8.
【背景】Calcein UltraGreen~(TM)AM是一种新型荧光染料,用于标记和监测活细胞。【目的】基于该荧光染料的荧光特性及其在活细胞内的稳定特性,建立一种荧光定量快速检测活细菌总数的方法,并在实际样品中应用校正。【方法】通过应用荧光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再进行荧光强度检测,同时以平板计数法作平行对照,建立荧光强度值-活菌数标准曲线。【结果】确定了染色细菌的最佳pH值为8.0。该检测方法仅需固定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在20-30min范围即可快速检测。建立了革兰氏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NY3、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芽孢杆菌、红平红球菌FF、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细菌总数与相对荧光强度值标准曲线。当菌悬液OD600值在0.01-0.30范围内时,上述6种细菌与荧光信号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结论】当样品菌悬液浓度范围控制在105-109CFU/mL时,建立的荧光检测方法快速便捷,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回收率和准确度均较好,可应用于微生物实验、固体菌剂发酵、食品卫生与安全、环境检测等领域的活细菌总数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
采用定时、定量、逐步提高驯化所用碳源物浓度的方法 ,以萘为唯一碳源驯化长期被焦化废水污染的泥土浸出液 ,7周后 ,平板划线分离出两株黄杆菌FCN1及FCN2。并对这两株菌降解多环芳烃的特性及无机离子对反应的刺激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FCN1及FCN2能降解转化蒽、菲、芘。加入FCN1 ,反应 1 0h后 ,蒽、菲、芘去除率分别为84%、69%、 80 % ,而加入FCN2 ,各物质的去除率分别为 76%、 40 %、 71 %。反应进行1 0 6h,FCN1对蒽、菲、芘所产生的总有机碳 (TOC)的  相似文献   
10.
牧效黄杆菌对蒽菲芘的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定时、定量、逐步提高驯化所用碳源物浓度的方法,以萘为唯一碳源驯化长期被焦化废水污染的泥土浸出液,7周后,平板划线分离出两株黄杆菌FCN1及FCN2。并对这两株菌降解多环芳烃的特性及无机离子对反应的刺激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CN1及FCN2能降解转化蒽、菲、芘。加入FCN1,反应10h后,蒽、菲、芘去除率分别为84%、69%、80%,而加入FCN2,各物质的去除率分别为76%、40%、71%。反应进行106h,FCN1对蒽、菲、芘所产生的总有机碳(TOC)的去除率分别为70%、54%、69%,而FCN2对相应物的TOC去除率分别为63%、50%、46%。Fe^3 、Mg^2 的加入对FCN1降解多环芳烃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