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近年来,光敏亲和标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激素及共受体,蛋白和核酸的相互作用、酶的结构与功能、膜蛋白结构、tRNA同共合成酶的识别等研究上,鉴于ATP是某些酶的底物,因此合成光敏的ATP底物类似物将有助于国内对达些酶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深入研究,为此我们合成了8-N_8-5′-ATP,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清钙水平与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体积、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血清钙水平将其分为低血钙组(血清钙<2.1 mmol/L, n=34)、正常血钙组(2.1 mol/L≤血清钙≤2.7 mmol/L, n=39)和高血钙组(血清钙>2.7 mmol/L, n=29),比较各组性别、血肿体积、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患者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84)和预后不良组(n=18),比较两组血清钙、血肿体积、入院NIHSS评分、GOS评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钙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血肿体积、入院NIHSS评分、GOS评分、1年病死率、1年再出血率、总预后不良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钙水平、GOS评分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血肿体积、入院NIHSS评分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血清钙水平与脑出血血肿体积、入院NIHSS评分呈负相关,与GOS评分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清钙预测高血压脑出血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129(95%CI:0.073~0.179)。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血清钙水平与血肿体积、神经功能及预后存在一定关联,且入院时血清钙对高血压性脑出血不良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明确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合成操纵子的启动子序列出现的点突变313713 T→C是否可导致细菌荚膜缺失。【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炎链球菌突变株SPY1 (NC_008533.1 313713 T→C)荚膜多糖含量;实时定量荧光PCR分析荚膜多糖合成基因cps2A、cps2B、cps2C以及cps2D的表达量;构建重组质粒pEVP3-cps promoterD39和pEVP3-cps promoterSPY1,分别转化D39和SPY1菌株,通过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来验证转入的启动子序列对细菌荚膜合成的影响,并通过电镜观察荚膜结构和荚膜肿胀试验进一步验证。【结果】肺炎链球菌SPY1 的荚膜多糖含量较野生型显著下降,其相关基因cps2A、cps2B、cps2C以及cps2D的表达量较野生型D39均显著降低;与D39-pEVP3-cps promoterD39对比,D39-pEVP3-cps promoterSPY1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下降了76%,与SPY1-pEVP3-cps promoterD39相比,SPY1-pEVP3-cps promoterSPY1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下降了约79%;电镜结果显示,重组SPY1-pEVP3-cps promoterD39荚膜可恢复至野生型水平,并且重组D39-pEVP3-cps promoterSPY1 (NC_008533.1 313713 T→C)荚膜肿胀试验呈阴性。【结论】荚膜多糖合成操纵子的启动子序列点突变313713 T→C可导致荚膜多糖合成基因表达显著下调,从而引起菌株SPY1的荚膜显著减少甚至缺失。  相似文献   
4.
积雪草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近年来国内外对积雪草的化学成分、提取纯化、分析检测方法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为积雪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鸢尾属(Iris)植物叶片表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玉凤  张柯  王文和  李楠 《植物研究》2008,28(5):547-551
对12种鸢尾叶片的表皮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野鸢尾、单花鸢尾、北陵鸢尾3种鸢尾各自的上下表皮细胞的形状及气孔密度等有明显区别,而其余9种鸢尾叶片各自上下表皮形态均无明显差异。12种鸢尾的气孔类型均属于横列型,且气孔均是随机分布,气孔保卫细胞的长轴与叶脉平行,叶脉处无气孔分布。不同种鸢尾之间叶片表皮特征具有显著差异,可为鸢尾属植物的分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2012年5月—10月, 大庆库里泡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丰度、优势种及多样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库里泡共鉴定浮游植物380个分类单位(349种29变种2变型), 隶属于8门11纲22目41科104属。库里泡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主要是绿藻—硅藻型, 浮游植物种类数随季节的变化顺序为: 8月>6月>7月>5月>9月>10月。浮游植物丰度季节性变化明显, 变化范围为5.94×105—119×105 ind•L–1。浮游植物优势种不同季节间既有交叉又有演替, 优势种类大多为中营养型和中—富营养型指示种。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 浮游动物被长期高强度捕捞后, 库里泡的浮游植物群落种类组成比较丰富, 群落结构复杂且稳定性较好, 水体处于β—中污染至轻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7.
不同采收期地肤子中皂甙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scoparia (L .)Schrad .〕的干燥成熟果实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具有“治膀胱热、利小便、益精气”等功效 ,久服能“耳聪目明、轻身、耐老”。药理研究表明地肤子中所含的三萜皂甙类成分为其主要活性成分 ,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抗搔痒等作用[1 ,2 ] 。地肤子为一年生草本 ,一般于 4月上、中旬栽种 ,花期为 7- 9月 ,果期为 8- 10月[3] ,传统经验是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但何时采收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 ,这方面尚未见研究和报道。因此 ,本文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检测不同采收期…  相似文献   
8.
1999年4-8月从武昌东湖PFU样本中分离纯化了两种异养性鞭毛虫,对四种不同浓度Ceraphyl培养液中的种群增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异养性鞭毛虫种群的数量动态显著不同,聚滴虫在四种浓度Ceraphyl培养液中均呈逻辑斯谛增长;而舞行波豆虫在四种浓度Ceraphyl培养液中的增长曲线均为抛物线。拟合组建了种群增长方程,并论证了方程可信度及其参数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肠镜导入益生菌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症状的影响及可能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IBS患者,入选患者均符合IBS罗马IV诊断标准并同意进入本研究。患者肠镜检查完成时于右半结肠单次喷洒33.6mg/mL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生理盐水混悬液100mL,第0、2和4周进行粪便Bristol分型、腹痛视觉评分(VAS)、结肠症状评分和IBS严重程度调查表评分(IBS-SSS);第0、4周进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测定。结果入选患者中共有5例IBS便秘型(IBS-C)、13例IBS腹泻型(IBS-D)患者完成研究,年龄分别为(49.4±10.0)岁和(36.1±8.9)岁,男女比例分别为1∶0.66和3.3∶1,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IBS-C组患者症状指标均无显著改善(P>0.05),该组患者提前终止。IBS-D组患者综合疗效指数0.692,与第0周相比,第2和4周患者的粪便Bristol分型、腹痛VAS评分、症状总积分和IBS-S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第4周腹痛时间减少(P<0.05);黏液便、HADS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经肠镜单次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混悬液喷洒可安全有效地改善IBS-D患者的肠道症状,但对IBS-C患者无效。  相似文献   
10.
狭叶柴胡的抗过敏活性及其有效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compound 48/80在体外诱导大鼠腹腔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评价狭叶柴胡及其成分的抗过敏活性。狭叶柴胡醇提物及正丁醇部分(100μg/mL)、乙酸乙酯及水部分(10,100μg/mL)显著减少组胺释放,以乙酸乙酯部分的作用最强,狭叶柴胡挥发油(100μg/mL)对组胺释放呈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异鼠李素和槲皮素两种主要化合物,均显著抑制组胺释放,表明黄酮为狭叶柴胡抗过敏作用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