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流行性出血热血清特异性IgM和IgG的检测及其临床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反向间接ELISA IgM检测法和IFAT,对39例EHF病人的265份系列血清标本分别作EHF特异性IgM和IgG的检测。结果表明:重型EHF病人的IgM滴度明显高于轻、中两型;而IgG在三型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两例IgM阴性的病人IgG亦为阳性;IgM在少尿期下降比IgG明显;在第2、3病日就能分别检测出IgM和IgG。作者认为,IgG不仅同样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而且可能较IgM更为全面;IgM与病情轻重关系密切;在疾病过程中检测IgM似可作为病情判断的特征之一,这一结果还间接地支持了免疫复合物致病说。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1983~1985年的73例乙型肝炎,是根据1984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防治标准;按临床表现、活体肝组织病理检查、血清标志物包括DNA-P以及免疫学等多项指标进行诊断与分型。并将其随机分为二组对比;一组35例应用人白细胞干扰素(IFN-α)治疗,一组38例应用聚肌胞(Poly I:C)治疗。经过3—6月的临床效果观察和免疫功能的检测表明,IFN-α组的总有效率为88.6%31/35例;其中有8例阴转,而Poly I:C组的总有效率为65.8%,未见一例阴转,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略述其机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