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阔叶树的叶形曲线方程:—适于叶面积计算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兴军 《生态学杂志》1992,11(2):61-63,F004
树木的叶形可以看作一个平面几何图形。这种几何图形可用解析方程给予表达,我们把这种解析方程称为叶形曲线方程。由于叶形是一个左右对称,而上下不对称的图形,也就是说叶的最宽处绝大多数不在叶的中部,少数在  相似文献   
2.
纤维二糖水解酶I(CBHI)是生物降解纤维素的一种重要的外切酶,它作用于纤维素分子末端,水解β-1,4-糖苷键。纤维二糖水解酶由3个部分组成:具有催化活性的催化结构域,作用为锚定纤维素的纤维素结合域以及连接这两个结构域的一段短肽。已知催化结构域属于糖基水解酶家族7(GH7),纤维素结合域属于糖类结合模块家族1(CBMl)。为进一步探索CBHI编码基因之间的进化关系,本研究依据CBHI的结构域在GenBank数据库中搜索并鉴定CBHI编码基因并据此构建系统发育树。序列的平均长度为1776bp,平均GC含量为57.64%,平均转换颠换比为0.71,平均遗传距离为0.424。得出结论CBHI编码基因只存在于真菌中,是一个相对活跃的基因,它的进化与物种的进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吴新卫  李国勇  孙书存 《生态学报》2011,31(23):7013-7021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降水年际变化很大,而且在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可能进一步增大.为了研究降水量变化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牦牛粪分解的潜在影响,通过塑料膜覆盖(去除降水)、模拟额外增水(增水量为实际降水量的50%)和对照(野外无干扰情形)形成3种不同的水分处理.测定了牛粪的含水量、干重及氮磷含量,并统计了主要分解者(手捡法获取粪食性甲虫及其幼虫)的种类和数量.结果发现:覆盖处理显著地降低了牛粪含水量、牛粪中的粪食性甲虫数量与牛粪分解量,但增水处理并没有显著影响牛粪的分解进程,可能与实验期间降水量较高有关.在牛粪分解前期,粪食性甲虫数量与牛粪含水量之间正相关,而牛粪分解量与粪食性甲虫数量之间正相关,说明牛粪含水量的高低影响了粪食性甲虫数量,进而决定了牛粪分解量.但是,降水量的人为增加或减少均没有显著地改变牛粪中的全氮和全磷含量.总体上看,在高寒草甸的放牧生态系统中,降水量的减少将会降低牛粪的分解速率、延长牛粪分解过程,从而可能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油茶子叶体细胞胚形成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油茶子叶块为外植体,在附加2.0mg·L-1 2,4-D和1.0mg·L-1KT的M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察诱导产生的体细胞胚性愈伤组织细胞学结构.结果表明:油茶体细胞胚可直接起源于表皮或近表皮的单细胞原胚或者多细胞团.其中,单细胞原胚先分裂形成二细胞原胚,二细胞原胚再进一步分裂后聚集形成多细胞团,最终经过球形胚、梨形胚、心形胚发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细胞胚.  相似文献   
5.
利用分解袋法对日本亚高山针叶林的针叶(Abies veitchii Lindl,and A.mariesi Mast.)和阔叶(Betula ermanii Cham.and B.corylifolia Regal.et Maxim.)凋落物进行了分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分解初期的两种凋落物的养分以及分解后期凋落物剩余重量差异很大,但两种凋落物养分浓度在分解后期(30个月以后)趋于一致。这种趋同现象在不同养分中有不同的趋同机制。氮元素浓度升高到分解后期浓度差变小,这种现象是由于分解菌的固持作用及受木质素的束缚所致;钾和镁在分解初期浓度急剧下降,进而浓度差变小,是由于淋溶作用所致。在分解过程中这些元素非常容易被淋溶掉,直到和土壤中的浓度达到一致为止。钙是结构元素,它的行踪和有机物组分有密切关系。由于分解后期有机组分木质化和腐殖质化进而浓度趋同,所以钙的浓度也相应趋同。  相似文献   
6.
 通过80片亚高山针叶林土壤有机物层切片的显微观察和统计,并结合微生物(CFU)的培养观察,对亚高山针叶林土壤有机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根据可见针叶数目和C/N比率在土壤有机物层的垂直分布变化将分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真菌数量(CFU)在第一阶段(表层0~2 cm)明显高于第二和第三阶段(深层);与此相反细菌的数量(CFU)却表层少深层多。具有虫便的针叶在表层(0~2 cm)为最多,而深于2 cm后便急剧减少,至4.5 cm处为零。综合以上结果并结合微形态观察我们认为针叶的分解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发表辽宁西部1新种, 即北栗山楂Crataegus beipiaogensis Tung et X.J.Tian;2新变种, 即球序绒毛胡枝子Lespedeza tomentosa Sieb.var.globiraccmi Tung et Lu.黄花阴山胡枝子Lespedeza inschanica(Maxim.)Schindl.var.flava Tung et Lu;2新变型, 即短序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 Vassil f.brcviracemi Tung er Lu垂枝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 f, pendunla Tunget Lu.  相似文献   
8.
辽东栎植冠的构型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辽东栎 ( Quercus liaotungensis)个体发育中不同阶段的植冠构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发现 :构型转变主要表现在分枝格局上 ,除枝、叶方位角和叶倾角外 ,分枝率、枝长和枝倾角都发生过显著改变。不同阶段构型分析的比较表明 :1 )幼苗阶段 ,高生长显著 ,枝条伸长较快 ,但分枝率低 ;2 )幼树阶段 ,分枝率显著小于成株阶段 ,但上层枝条的平均枝倾角大于其它两阶段 ,上层枝条的长度也大于成株阶段 ;3)成株阶段 ,冠幅迅速扩展 ,分枝率较前两时期显著增加 ,同时顶端优势减弱 ,引起休眠芽萌动和萌生苗的发生。而枝的转向是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构型调整的直接证明。这些都说明了辽东栎在生活史的不同阶段 ,因为所处的微生境和所面临的威胁都各不相同 ,在构型表达上也有不同对策。  相似文献   
9.
金冬梅  李妍  孙书存 《生态学报》2008,28(3):1247-1256
物种的大部分性状与其系统进化过程相联系,亲缘关系近的物种,其性状差异通常较小.因此在种间或更高分类单元层次研究性状之间的关系,或性状与环境间关系时需要考虑系统进化的影响,以满足常规统计分析对于样本独立性的要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已经陆续推出一系列的系统比较方法,其共同原理是:在推断物种间系统关系的基础上,在种间水平上比较,将原本不符合样本独立性的物种性状或环境变量数据,将其转化为适用于常规统计分析方法的彼此独立的数据,然后运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得到排除了系统进化历史影响的物种性状间或者物种性状与环境变量间的关系.首先简单介绍了运用系统比较方法之前的建立系统关系和数据诊断这两个步骤,在此基础上阐述简单独立对比分析、Felsenstein的独立比较方法和自回归方法这3种常用的系统比较方法的基本原理、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在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系统比较方法已经获得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发现了应用常规统计分析所没有能发现的问题和规律,但在构建准确反映系统进化过程的系统关系、进化模型的选择等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生物信息学、生物系统学的发展,以及各种相关软件的开发为系统比较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发展和更为广泛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动物搬运与地表覆盖物对辽东栎种子命运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东灵山的辽东栎成熟林内尽管每年有大量种了散落,但实生苗极少,种群天然更新主要依赖于萌蘖。为确定影响种子命运和种子库动态的主要因素,调查统计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的种子命运。结果发现:(1)动物搬运和取食是影响种子命运和种子库动态的主要因素,在没有该因素的影响下,辽东栎能够完成从种子到幼苗的过程。(3)被啮齿动物贮藏的种子大多被取食,极少存活;(3)地表覆盖物能养活动物搬运、取食的影响,但尚不足导以致新生幼苗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