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青冈属花粉形态及其与栎属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研究结果表明,青冈属Cyclobalanopsis与常绿栎类花粉形态特征基本上是一致的, 如花粉的形状和大小,萌发孔的类型以及外壁的结构均很相似。作者支持将青冈属归入栎属, 作为属下等级,即青冈亚属(Subg.Cyclobalanopsis)的分类处理。  相似文献   
2.
3.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和指示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古植物研究室自1972年起,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结合过去已有的基础,集中全室主要力量,对我国蕨类植物孢子形态和中生代、新生代植物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在短短的几年中,在兄弟单位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已写成三部专著,即《中国蕨类植物  相似文献   
4.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对深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土丘陵区不同恢复年限的人工刺槐林、人工柠条林和自然撂荒地为对象,以0~100 cm(浅层)土壤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下100 ~ 400 cm(深层)土壤有机碳(SOC)储量的剖面分布特征和累积动态.结果表明:随土壤深度增加,浅层SOC储量显著降低,深层SOC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储量很高,约占0~400cm剖面SOC的60%.80 ~ 100 cm土层的SOC储量与深层100~200和200 ~ 400 cm的SOC储量呈显著线性相关,是0~100 cm5个土层中与深层SOC储量变化相关性最强的一层,可用以估算深层SOC储量.人工刺槐林、柠条林、撂荒地表层(0 ~ 20 cm) SOC储量显著高于坡耕地,而深层SOC储量在不同利用类型间差异不显著.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深层SOC储量呈上升趋势,人工刺槐林和人工柠条林100 ~400 cm SOC平均累积速率分别为0.14和0.19t·hm-2·a-1,人工柠条林与浅层SOC累积速率相当.在估算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的土壤固碳效应时,应考虑深层土壤有机碳累积量,否则会严重低估植被恢复的土壤固碳效应.  相似文献   
5.
张金 《生物学通报》2008,43(12):29-30
以背景材料为载体的生物学专题复习课,以依据学科课程理念,按照学科内在联系整合相关知识点,设计贴近实际的背景材料,围绕材料分析讨论为教学策略;以重视基础性,强化专题性,构建网络性,注重新颖性,突出主体性为设计原则;达到巩固生物学基础,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应试心理品质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环境污染的危害"一节的课堂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金 《生物学通报》2004,39(5):38-38
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环境污染的危害”一节主要介绍了环境污染的常见类型及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近些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迫切需要对学生进行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国情教育。  相似文献   
7.
我国旋花科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炳仑  张金谈 《植物研究》1983,3(2):130-152
本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16属46种2变种的旋花科植物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本科的花粉为多类型。3沟为基本的萌发孔类型。根据萌发孔的形状、位置和数目,本科花粉可分为3沟、4-11沟、散沟和散孔4个类型。根据孢粉学资料、本文对菟丝子属(Cuscuta)在旋花科中的分类位置及其本科萌发孔的演化趋向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Sonodynamic therapy (SDT) is one of antitumor strategies that kill tumor cells through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caused by the combined use of HpD and US[1]. SDT i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rinciple. Ultrasound used in SDT can penetrate the deep tissue and activate HpD, which accu- mulated in tumor cell, and produce highly active oxygen species[2] such as singlet oxygen (1O2), which can destroy the structure of tumor cells. So far the studies on the SDT have focused mainly on the mechan…  相似文献   
9.
陕南寒武纪早期宽川铺组微体球状化石类型多样,如何正确辨别这些球状化石的生物属性是当前早期生命演化古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难点。我们在宽川铺组中发现了一类为数众多,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不规则的帽状隆起结构以及翻边帽沿的帽状化石。研究表明这些帽状化石均为不完整的个体,其完整形态呈不规则的凹球形。根据帽球状化石帽身的数量和相对位置,这类化石可划分为"单帽型"、"双帽型"和"复帽型"三种类型。这些凹球状化石呈双层壳壁,内壁光滑,外壁粗糙。因为凹球状化石形态及其表面小孔与微体藻类、后生动物的胚胎以及壳体化石差异都非常显著,所以推测这类化石可能与带壳原生动物亲缘关系最为紧密。  相似文献   
10.
The inhibition of ascitic S180 and induced sarcoma 180 in vivo was studi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s (HpD) and ultrasound (US) at the frequency of 1.1 MHz and different intensities by light microscopy observat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 observation, cytochemical analysis and fluorescence labeling. The present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injury of ascitic S180 increased as time passed and the inhibitory effect was stronger in US plus HpD group than that in other groups. Our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changes in cell structure, cytochrome C oxidase activity, the degradation and missing of DNA we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inhibited the tumor cell growth and even induced celldeath. The phenomenon of apoptosis of tumor cells indicated that cell death andinduced apoptosis exist in the treatment of sonodynamic therapy (SDT). Our study investigated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killing effect of S180 induced by USactivating HpD by the observation of cell morphology and dynamic changes from seminal injury to succeeded injury even to death. It would provide rich referencefor the study of SD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