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我国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病毒样颗粒(VLP)候选疫苗的免疫原性,为疫苗进行灵长类实验提供实验依据。将gag和gag-V3 VLP不同剂量(50μg、10μg、1μg)在有佐剂(氢氧化铝)和无佐剂条件下皮下免疫小鼠,然后眼眶采血,用ELISA法观察免疫鼠血清中抗体与剂量关系,以及中和抗体滴度和抗体IgG亚型IgG1和IgG2a的水平。同时取鼠脾淋巴细胞,体外抗原刺激后收取淋巴细胞分泌上清  相似文献   
2.
用透射电镜观察红内期鼠疟原虫的入侵过程,发现红细胞在与裂殖子实际接触之前就发生很多种形状变化,主要有杯状和伪足两种类型。前者是红细胞与裂殖子相邻的一侧弯曲,形成与裂殖子表面相适应的凹陷;后者则是红细胞伸出突起或伪足逐渐接近裂殖子。附着之后,即逐渐扩展将其包围。在入侵中、后期,红细胞凹陷口周围呈波浪形突出,或者口部升高,凹陷壁逐渐变薄,有明显的前进趋势。这表明,红细胞在裂殖子诱导下,内吞活性增强了,有能力进行变形运动,包围裂殖子,从而以这种方式形成纳虫泡和使裂殖子进入其胞体内。  相似文献   
3.
鼠疟原虫裂殖子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两种鼠疟原虫的体内游离裂殖子。发现顶端中央有一凹陷的口样结构。描述了棒状体、球形体和个体间的结构差异,以及核孔、表被等的形态细节。还注意到线粒体外侧常伴有一致密舌形结构。对以上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