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毒素、链霉素的发现和应用,使人类获得了战胜疾病的强有力武器。从此以后,科学家开始了从土壤微生物中和抗生素化学结构改造寻找有价值的新抗生素。现在全世界已发现了4000余种抗生素。其中100种左右在工业、农业、医学上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槐种子发育中胚乳细胞半乳甘露聚糖积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槐 ( Sophora japonica L.)开花约 60 d至种子成熟 ,为胚乳半乳甘露聚糖积累期。用组织化学方法 ,对储藏于胚乳细胞壁上的半乳甘露聚糖的形成积累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半乳甘露聚糖最先在邻近胚的胚乳细胞的粗面内质网的囊泡腔内形成 ,并通过细胞质膜分泌至细胞壁周围。此后 ,半乳甘露聚糖的积累逐渐向种皮方向扩展 ,及至种子成熟时 ,除糊粉层外 ,所有胚乳细胞几乎全由多糖所填充。此外 ,对半乳甘露聚糖发生部位及其积累过程的消长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利用标记基因选配褐壳蛋鸡配套杂交亲本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本实验室研制的抗鸡红细胞抗原单价血清(4个位点, 14个等位基因)和DNA指纹技术,对我们组配成功的一个褐壳蛋鸡配套系统的5个亲本进行了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由标记基因测定所提供的亲本品系遗传差异的大小, 与这些品系实际杂交效果的优劣相一致,证实了标记辅助选种方法有的效性。  相似文献   
4.
【背景】高尿酸血症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利用乳酸菌降解嘌呤类物质是辅助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新方法。【目的】筛选高效降解嘌呤核苷的乳酸菌并对其益生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HPLC法评价乳酸菌对肌苷、鸟苷的降解效果。通过药敏性试验、体外耐受性试验及细胞黏附试验研究目标菌株的益生特性。【结果】筛选出一株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 SR2-6,对肌苷和鸟苷的降解率分别为99.26%和98.85%。该菌株对青霉素、氯霉素等5种常见抗生素不具备耐药性,在pH 2.0环境下处理4 h后菌株的存活率为76.51%,在饱腹状态下的人工肠液模拟消化4 h后活菌数仍能达到6.85 lg (CFU/mL),对Caco-2细胞的黏附数为(52.29±15.14) CFU/cell。【结论】发酵乳杆菌SR2-6能够高效降解肌苷和鸟苷且具有优良的益生特性,是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潜在优势菌株,可作为优势菌种资源应用于相关功能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和单排固定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疗效,并分析术后早期再撕裂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北碚中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n=97,接受单排固定治疗)和B组(n=103,接受双排缝合桥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疼痛、肩关节功能情况、肩关节活动度及术后早期再撕裂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肩袖全层撕裂患者术后早期再撕裂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6个月,B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低于A组,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学会(ASES)评分高于A组(P<0.05)。术后6个月,B组前屈、外展、体侧外旋角度大于A组(P<0.05)。B组的术后早期再撕裂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术后早期再撕裂的发生与糖尿病史、撕裂大小、吸烟史、年龄、术前肌肉质量、性别、脂肪浸润、注射皮质类固醇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性别为男性、吸烟史、糖尿病史、撕裂大小为巨大型再撕裂、脂肪浸润、注射皮质类固醇是术后早期再撕裂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治疗肩袖全层撕裂,可更好的减轻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和关节活动度。此外,糖尿病史、脂肪浸润、吸烟史、高龄、撕裂大小为巨大型再撕裂、男性、注射皮质类固醇等是肩袖全层撕裂患者术后早期再撕裂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阐明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8-201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特征和病毒基因特征。对2018-2019年中国流腮流行病学和病毒学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2018-2019年中国流腮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8.65/10万和21.48/10万,15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是我国流腮的高发人群,分别占总病例数的85.30%和82.56%。流腮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份均有流腮病例报告,西部和中部地区发病率高于东部地区。2018-2019年共获得160条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SH基因序列,其中150条(93.75%)序列鉴定为F基因型MuV,在我国11个省份检测到;10条(6.25%)序列为G基因型MuV,2019年在广东、湖北和新疆3个省份检测到。和我国既往流行MuV代表株相比,2018-2019年流行的F基因型MuV代表株序列在基因亲缘性关系树上相对集中。现阶段我国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未发生明显改变,仍呈现病毒自然流行模式;F基因型作为优势流行基因型,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持续流行,但毒株的遗传多态性有所降低,这可能和我国实施1剂次腮腺炎疫苗常规免疫策略有关。G基因型MuV主要在我国局部地区流行,但流行范围在逐渐扩大。建议进一步加强两剂次腮腺炎疫苗接种工作,降低我国腮腺炎易感人群。同时持续性开展MuV流行学和病毒学监测工作,为鉴别病毒的来源,确定病毒传播途径和评估腮腺炎疫苗免疫策略奠定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工具和数据丰度的不断突破,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基础医学和药学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和融合,极大地推动了这些领域的发展,尤其是药物研发领域的变革。其中,药物-靶标相互作用(drug-target interactions, DTI)的识别是药物研发领域中的重要难题和人工智能技术交叉融合的热门方向,研究人员在DTI预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构建了许多重要的数据库,开发或拓展了各类机器学习算法和工具软件。对基于机器学习的DTI预测的基本流程进行了介绍,并对利用机器学习预测DTI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同时对不同的机器学习方法运用于DTI预测的优缺点进行了简单总结,以期对开发更加有效的预测算法和DTI预测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于2017年至2018年对广东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翼手目动物进行调查,主要采用日栖息地与夜栖息地、捕食区网捕等调查方法,共调查到翼手目5科13属23种,其中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9属15种,菊头蝠科(Rhinolophidae)1属4种,蹄蝠科(Hipposideridae)1属2种,假吸血蝠科(Megadermatidae)1属1种,犬吻蝠科(Molossidae)1属1种。从区系组成来看,以东洋界为主(19种),其次为广布种(3种),古北界仅1种。从栖息类型上看,分为洞栖型、树栖型及建筑物栖息型,以洞栖型为主(15种),建筑物栖息型其次(12种),树栖型最少(5种),但其中9个物种的栖息地类型同时包含了上述3种栖息类型中的2种。本研究在广东丹霞山发现中国蝙蝠新分布记录1种,为卡氏伏翼(Hypsugo cadornae);而中印鼠耳蝠(Myotis indochinensis)为中国分布的再次确认。  相似文献   
9.
黄秋葵组培快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秋葵 (HibiscusesculentusL .)为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羊角豆、秋葵。原产非洲 ,欧美及东南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 (马传先 ,1999;李正应 ,1993;翁文 ,1997;雪珍等 ,1999)。黄秋葵是一种营养保健型蔬菜 ,其花、叶、芽、果均可食用 ,种子富含油脂、蛋白质及钾、钙、铁、锌、锰等矿物质 ,晒干后既可用于提取油脂和蛋白质 ,还可作为咖啡的添加剂或代用品。花、种子和根均可入药 ,对恶疮、痛疖有疗效。黄秋葵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比较容易产生体细胞胚并再生成完整植株 ,故黄秋葵的组培快繁研究也可为胚胎学研究和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和血液透析(haemodialysis,HD)治疗尿毒症脑病的疗效.方法:70例尿毒症脑病(uremic encephalopathy,UE)患者随机分成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组(n=35)和血液透析(HD)组(n=35),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观察缓解率、平均动脉压、肾功能、电解质及血气指标等.结果:1周缓解率分别为100%(CBP组)和65.7%(HD组)(P<0.05);两组的BUN,Scr,K+,Na+,Cl-和β2-MG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后CBP组的BUN,Scr和β2-MG显著低于HD组(P<0.05);CBP组的HC03-和pH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HD组中HC03-和pH治疗前后无显著改变(P>0.05).CBP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HD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3.7%,高血压发生率为15.4%.结论:CBP治疗能很好清除BUN、Scr和β2-MG,纠正电解质及酸碱紊乱,维持患者血液动力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