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有文献描述兔支气管动脉均是单侧起始于胸主动脉。为研究兔呼出气中水的来源,我们对兔该动咏的起始和分布作了初步探索,结果与上述记载不同。其多起源于右锁骨下动脉,距右颈总动脉根部外侧1厘米处,与乳内动脉共干起始。本文报告以血管戍形剂灌注法、墨汁灌注法观察其起始与分布;并以氚水示  相似文献   
2.
五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多指示剂稀释法已广泛应用于心输出量、血管外肺水和肺血管通透性的测定和研究,血液自动连续收集器是其关键装置。国外的这种装置复杂,且只限于大动物及人的研究中应用。国内则未见报导。为研究兔肺水的转移,我们制成一种适  相似文献   
3.
由于兔左右肺动脉肺外段的位置较深且受心脏跳动等因素的影响,常规开胸后对其进行手术操作具有一定难度。为建立兔单侧肺动脉缺血模型,我们在兔活体内先找到左右肺动脉的分支标志点,并利用左侧肺动脉的延伸与肺动脉主干的走向基本一致的特点,对左侧肺动脉进行了分离手术试验。同时直接用穿线套管结扎法进行了单侧肺血流阻断和恢复等操作。此外,对结扎或肺动脉10小时后的肺组织进行的形态学观察表明,肺组织短期缺血不致造成明  相似文献   
4.
至今,尚无迅速诊断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好方法。现已知道,RDS时,肺中有水肿和血流等方面的变化。此外,早巳研究清楚肺水肿的水起源于肺循环血液,经过肺间质,最后进入肺泡腔及气道。因此,设想:注入肺循环血液的示踪水(如氚水)必将沿肺水的移动路径进入肺泡,乃至气道。最终可以在呼出气中测得,在正常肺可以测得,在RDS时的呼出气中也应可测得,并且其浓度变化曲线应不同于正常。本实验在双光气吸人引起的实验性RDS动物模型上,试用我们自行设计的从呼出气中收集由腔静脉注入的氚水的方法为快速而无损伤诊断RDS寻找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热休克反应对小鼠油酸肺损伤的影响贾松惠,李立文,孙志东,喻召才,李静,王安辉,温光楠(第四军医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32)亚致死剂量的热刺激可以通过热休克蛋白的大量产生而提高细胞的抗损伤能力 ̄〔1〕。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热休克反应后小鼠油酸肺...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以自制玻璃冷却小壶为主的冷凝装置在-21℃下连续收集测定呼出气微量氚水的方法。由腔静脉“团块”注入氚水,每5秒呼出气为一样本,测定1min 正常兔呼出气氚水浓度曲线。18只兔33次实验的平均曲线中,第一个样本氚水浓度1.16±0.31(SE),继而迅速上升,25—40s 达最高值(10.43—10.53),以后缓慢下降,平均浓度7.93±0.47(SE)。阻断支气管动脉时呼出气氚水浓度为未阻断时的65%±15%(SD);主动脉弓注入氚水的模拟再循环呼出气氚水浓度为对照值的4.31%;呼出气氚水平均浓度与通气指标、体温、环境湿度不相关。结果说明呼出气氚水浓度曲线是氚水经肺首次循环时透过血-气屏障的转移所产生。呼出气氚水曲线高峰滞后于血液稀释曲线高峰20—35(?)s,可能反映氚水在肺内转移中有滞留现象.呼出气氚水浓度曲线可作为研究肺水转移和诊断肺水肿的新方法,我们首次观察的现象和数据亦可作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家兔以双指示剂稀释技术对左心房加压所致的实验性压力性肺水肿进行了研究。在兔左心房内插入双腔气囊导管,以观察及升高在心房压(Pla)。在左心房加压前后,分别采用双指示剂测定指示剂肺血管外水量(IEVLW)的变化,其中~(51)Cr-RBC作为不可弥散性指示剂,氚水作为可弥散指示剂。依据两种指示剂平均通过肺循环的时间差(l_w—l_b)与心输出量之积计算出IEVLW。同时,与Pearce法测得的死后肺血管外水量(PEVLW)进行比较。结果表明,_wt—t_b自左心房加压前的0.9328±0.0841s增至1.5422±0.1417s(P<0.001,n=8),IEVLW从4.867±0.526ml增至8.057±0.700ml(P<0.01)。相应的PEVLW为9.36±0.63g,IEVLW/PEVLW比值为87.3±7.2%。实验资料表明,左心房压力升高与肺静脉回流受阻改变了肺微血管静力压,致使肺血管外水量发生有意义的改变。双指示剂稀释技术可用于观察兔的肺水动态变化。IEVLW/PEVLW比值较高,反映即使在左心房压力恢复后的短时间内,肺水的交换运动仍较活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