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苏南灰稻蝨(Delphacodes striatella Fallén)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浦茂华 《昆虫学报》1963,(2):117-136
1. 灰稻虱是苏南稻区每年普遍发生为害和暴发年猖獗成灾的主要害虫。由于其早在6—7月间已进入全年发生盛期, 故对双季早稻和单季中稻的为害特别严重。 2. 该虫的主要寄主 夏秋季为水稻Oryza sativa L., 冬春季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 Sobol. 。其它寄主有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Beauv. 、李氏游草Leersia japonica Makino等十种。 3. 灰稻虱在苏南稻区一年发生六代。发生时期:第一代为4月下旬—6月上旬, 第二代为6月上旬—7月上旬, 第三代为7月上旬—8月上旬, 第四代为8月上旬—9月中旬, 第五代为9月上旬—10月中旬, 第六代若虫在10月上、中旬孵化, 11月上、中旬以3—4龄若虫于麦田、紫云英田或沟埂杂草处越冬, 翌年3月中旬—4月中旬化为成虫。 4. 灰稻虱在水稻田内的消长峰态可以分为“双峰”和“单峰”两种。高峰的出现期一般总是在水稻营养状况良好的分蘖盛期和孕穗期。 5. 早夏发生量的多寡, 除与水稻早期栽培的面积和营养状况密切有关外, 还与冬前虫口基数和1—3月间的气温等综合因子有关。6—7月间, 寄生蜂、线虫和蜘蛛类等天敌的活动, 对灰稻虱的增殖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6. 个体发育中, 卵期还可凭胚胎发育的特征划分为胚盘、胚带、黄斑、反转、眼点、附肢形成和孵化等七期。各虫态历期均受温度所制约, 在25—26℃时, 卵期约为8天, 若虫期约为16天, 成虫寿命雌性约为14天, 雄性约为7天。 7. 药剂试验指出, 采用6%γ666可湿性剂的200倍液、46. 6%E-605可混合油剂的3000倍液或15%乙基马拉硫磷可湿性剂的1500倍液每亩喷雾200斤, 是防治灰稻虱的高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 近十年来,褐稻虱在我国南方稻区的爆发频率很高,水稻穗期是其盛发为害的主要世代,也是预测调查的关键时期。在采用以卵发育进度为依据的发生期预测和以卵密度为依据的发生量预测时,过去由于不明水稻穗期褐稻虱产卵转位的规律,往往很难查到卵条,因而影响预测数据的可靠程度和预报结果的准确性。为了探明水稻穗期褐稻虱的产卵部位,我们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初步明确了产卵部位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在油菜蚜虫的忌避剂尚未问世之前,探索以内吸剂拌种代替苗期多次喷药来防治油菜蚜虫和减少病毒传播机率、缩短病毒传播时间的可能性,从而找出油菜治蚜防病的新途径,是具有相当意义的。为此,我们在1951年秋季进行了乙拌磷拌种防治油菜苗期蚜虫的试验,现作如下报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面积药剂治螟在各地广泛开展,从实践结果来看,苗期防治技术比较容易掌握,效果也较稳定,穗期防治技术比较复杂,关键不易掌握,故防治效果的波动较大。为了提高666治螟保穗的技术,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