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芸苔属植物CAL基因的结构特征与花球的形态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uliflower curd is composed structurally of a number of shortened shoots on which there are tremendous amount of naked apical meristems. The authors isolated four pure lines of different curd types from cauliflower (Brassica oleracea L. var. botrytis) accessions: smooth curd (curd-s), haired curd (curd-h), crystal curd (curd-c) and thorned curd (curd-t). BobCAL genes was cloned separately from each pure line by PCR amplification and a termination mutation from AAG to TAG was found in the fifth exon of all four sequences, whereas DNA sequences of 638 bp upstream of the stop codons were identical, demonstrating that BobCAL is not the sole regulator of flower buds and cauline on curd. After crosses of cauliflower with cabbage (B.oleracea var. capitata) or broccoli (B.oleracea var. italica), the resultant F1 plants failed to form curd and had the diversity of inflorescence which implicates the relatedness of CAL to other regulators. One homologous gene of CAL, BcpCAL was isolated from Chinese cabbage (B.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s) and it was found not to have the termination mutation in the fifth exon, and thus the structure of BcpCAL gene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offer molecular and genetic evidence for the study of biological function of CAL and morphological genetics of curd.  相似文献   
2.
在杉木胚胎分化期至成熟期,每个雌配子体总核酸和DNA,RNA含量在初期增加,后期则随着胚的分化发育逐渐下降,而蛋白质和类脂则一直上升。每胚总核酸、DNA,RNA则相应增加,而蛋白质、类脂的含量和干重亦逐渐增加。在胚分化早期RNA的迅速合成与细胞的分化及器官形成有关。但以胚干重为单位的DNA、RNA含量却随着胚的发育而有所减少;蛋白质含量先增加,至成熟后才下降。授粉前的胚珠,以及雌配子体、胚中都发现有凝集素存在。  相似文献   
3.
大白菜包叶特异基因的克隆及其结构特征和表达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白菜营养生长经历幼苗期、莲座期、包心期和结球期4个生育时期,每个时期分别以幼叶、莲座叶、包叶和球叶为主要形态标志.构建了大白菜包心早期茎尖组织特异的cDNA文库,分别与莲座叶和包叶cDNA两个探针进行差异杂交,筛选出一个全长的cDNA克隆BcpLH.DNA序列和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含有两个双链RNA结合结构域(dsRNA-binding domains),与人和小鼠dsRNA结合蛋白基因TRBP具有较高的同源区域.PCR表达分析的结果表明,BcpLH基因主要在包心期的包叶组织中表达.在包心期用IAA涂抹植株显著增加了包叶中BcpLH基因的转录产物.据此认为,BcpLH基因与包叶的发生和叶球的形成有关,它的表达受生长素的诱导调节.  相似文献   
4.
在控制条件下对不同稻种日长和温度反应发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对153个不同栽培稻种在人工气候室的不同温度(20℃,25℃,30℃每日光长均为10小时),不同光照长度(每日10,12,13,14,18小时,温度均为25℃)控制条件下,观察了各品种抽穗结实等情况表明:品种间感光性有明显差异;早稻感光性大都较弱或中等,其中早籼大部分在长光下抽穗反早,属长日性;早粳一般在长光照下延迟抽穗;中稻感光性有弱、中、强三类,品种间差异大,个别品种在12~14小时抽穗快,属中间性;晚稻感光性大都较强,少数中等,最适光长为10~12小时。感温性同样有明显差异,早稻有中、强;中稻有弱、中、强三类,差异大;晚稻仅有中、强二类。早、中、晚稻的大部分品种最适温度均为25℃,少数南方品种及早、中稻为30℃。基本营养生长性在早稻品种内大部为弱及中,个别较强;中稻、晚稻也均有弱、中、强三类。全部供试品种的光,温反应类型共有20种。试验中还考查了81个品种在20℃、25℃下的结实情况,37个品种在30℃下的结实情况,有的品种较耐低温,有的较耐高温。作者还讨论了品种的光、温反应类型问题并指出新的类型将会继续随着科学的发展与生产的需要不断发现或创造出来。对籼,粳稻发育特性的区别及其形成与各该品种原产地的生态条件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问题,指出原产南方的短日性水稻经过长期驯化、选育除了短日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稻胚的发育模式描述了水稻开花后1至30天期间胚分化发育过程,并指出了胚分化早期胚柄部分与珠被等组织的密切关系。对水稻开花后6~30天及小麦开花后8~27天期间胚鲜重、干重、体积和细胞数的发育模式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平均每个细胞鲜重和体积的变化,以及麦胚细胞鲜重、干重和体积的变化。此外还测定了水稻胚长度,胚乳鲜重和体积的变化。结果表明;稻胚体积、鲜重在开花后6~11天,干重在6~13天期间呈指数增长,小麦胚鲜重、干重和体积变化在开花后8~15天期间指数增长趋势亦明显,稻胚每个细胞的平均鲜重和体积在开花后7天以前较小,9天以后明显增大;小麦胚每个细胞的平均鲜重、干重、和体积在开花后10天以前较小,12天以后则明显增大。稻胚在开花后1~30天期间长度变化呈S形曲线。  相似文献   
6.
AtLH基因是BcpLH基因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ealiana L.)中的同源基因,含有两个编码双链RNA结合蛋白的结构域。在大白菜叶球发育过程中,BcpLH基因与包叶的卷曲有关。为研究AtLH基因对叶卷曲这一重要生物学现象的调控作用,构建了35S:AtLH基因的正义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与野生型比较而言,转基因植株的花和叶中AtLH的表达量有显著增加,成为AtLH基因过量表达的植株。这些植株的莲座叶向外或向下卷曲,呈现明显的偏上性生长;而且抽苔和开花时间延迟;在营养生长期其短缩茎的叶腋处着生数个侧茎,表现为顶端优势减弱;在生殖生长期二级花序减少使得主花序更加发达,表现为顶端优势增强;转基因植株对激素的敏感性改变,IAA刺激根生长的作用增强,ABA抑制根生长的作用减弱。由此可见,AtLH基因的过量表达可引起转基因植株的叶片向下卷曲。  相似文献   
7.
球茎海棠的叶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植物名称 球茎海棠 (Begoniatuberhy brida)。2 材料类别 叶片。3 培养条件 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不定芽诱导与增殖培养基附加 :( 1 ) 6 BA 3mg·L-1(单位下同 ) ;( 2 ) 6 BA 1 IAA 0 .1。愈伤组织与不定芽诱导培养基附加 :( 3) 6 BA 3 NAA 1 ;( 4) 6 BA 1 NAA 3;( 5 ) 6 BA3 NAA 3。生根培养基附加 :( 6 )NAA 0 .1 ;( 7)NAA 1。上述培养基均加 0 .8%琼脂和3%蔗糖 ,pH 5 .8。培养温度 ( 2 3± 2 )℃ ,每天光照 1 2h ,光照度 1 2 0 0lx。4 生长与分化情况4.1…  相似文献   
8.
我们用[~3H]—Poly(U)饱和杂交的方法分析了水稻种子发育过程中Poly(A)含量和Poly(A)RNA水平的变化。胚乳发育过程中,Poly(A)含量和Poly(A)RNA水平均于开花后11天达到高峰,比蛋白质高峰出现时间约早10天。随着胚乳的成熟,蛋白质水平在开花后6~21天持续增长。但 Poly(A)含量和Poly(A)RNA水平却急剧下降。因此,在胚乳发育早期合成的Poly(A)RNA中,可能有部分不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合成。在胚的发育过程中,Poly(A)含量和Poly(A)RNA水平分别出现三次高峰。开花后30天,每胚含有5.94ng Poly(A)RNA,约占胚总RNA的0.097%,为稻胚中贮存的mRNA存在提供了一个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10.
稻胚凝集素(RGL)对稻胚、稻苗叶、根细胞,以及稻幼胚胚芽、胚根愈伤组织悬浮细胞都有凝集作用,RGL对元麦及烟草叶原生质体也能凝集。N-L酰葡萄糖胺(GlcNAc)有抑制RGL对细胞的凝集作用,但对胚根愈伤组织细胞的抑制效应不明显。水稻等细胞表面具有能与RGL专一结合的位点,只是胚根和胚芽愈伤组织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分子有一定差异。RGL对水稻、元麦及烟草的细胞或原生质体的凝集效应不存在种间的专一性。RGL含量随胚的分化发育而不断增加,成熟中后期胚内RGL含量达到成熟时程度;胚芽鞘细胞中RGL分布广泛,胚芽、胚根的外层细胞显色深于内层,早期的胚乳细胞、子房内层、珠被、珠心细胞中均有RGL显色反应,但它的糖结合专一性与成熟胚RGL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