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57篇
  4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一、前言(虫非)蠊是一类历史渊源最长的昆虫,在中晚石炭世已繁盛于世界上了,但至二叠纪则骤然减少,所以这一时期的化石,世界各地均极少发现,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气候强烈改变。化石材料的缺乏对探明二叠纪时期(虫非)蠊的特征和这一类群的历史演化,受到了影响。二叠纪(虫非)蠊的发现对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将是重要的。河南禹县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所发现的(虫非)蠊盖翅  相似文献   
2.
应用能断糖蛋白N-糖链合成的衣霉素(TM),研究了N-糖链缺失对HT1080细胞分泌纤连蛋白(Fn)以及纤连蛋白受体(FnR)与配体结合的影响。结果表现,1μg/ml的TM可抑制N-糖链的合成(此时,3H-甘露糖掺入下降63%),但细胞分泌Fn的量仅下降3%,这主要是由于蛋白合成受TM抑制(25%)而引起。因而,N-糖链缺失可能并不影响Fn的分泌,而在同样条件下,单个细胞结合125I-Fn的量显著  相似文献   
3.
第四纪甲虫的研究在国外已开展多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而在我国几乎为一空白。第四纪甲虫研究方法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步骤:野外采样,实验室分离,标本保存,标本鉴定,结果分析。第四纪甲虫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重建古气候、恢复昆虫地理史和第四纪考古。  相似文献   
4.
银缕梅木材解剖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银缕梅(ShaniodendronsubaequaleM.B.Deng,H.T.Wei&X,Q,Wang)木材的解剖学特征,通过比较研究支持将银缕梅(“小叶金缕梅”HamamelissubaeqalisH.T.Chang)从金缕梅属(族)中分出的处理,其合适的系统位置应归入弗特吉族。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在整理昆虫化石的时候,发现了许多蠊目化石标本保存很好,在地层的分布上从老到新发现较全,实为可贵,值得予以报道。 以往,我国的(虫非)蠊化石描述很少。仅在本世纪20年代初期葛利普(Grabau,1923)描述了山东的四种昆虫化石,其中有二种属(虫非)蠊目;后为秉志所订正,一起载入《中国之白垩纪昆虫化石》一文中。秉志文中有关(虫非)蠊目者计有下列种属:Laiyangia paradoxiformis(Grabau),Sinoblatta laiyangensis(Grabau),Mesoblattina sinicus Ping。这些化石按秉志意见,认为其地质时代属早白垩世。1935年秉氏又描述了我国抚顺地区下第三系含煤地层里的琥珀化石Cainoblattinopsis fushuensis Ping。此后虽也有少数发现,但未被描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虫非)蠊目昆虫化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启彬 《昆虫学报》1978,(3):335-342
  相似文献   
7.
天然产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微生物,不同于其他的生物资源,真菌菌种相对容易选育和保藏、适应力较强,可通过大规模发酵获取产物,更具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性和利用价值。篮状菌(Talaromyces sp.)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在天然色素上的研究受到科学家的青睐,同时在食品、环境、农业和医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海洋来源的篮状菌及其次级代谢物表现出显著的生物活性,例如杀虫、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近来研究表明,篮状菌次级代谢产物根据生物合成的方式可以分为六大类:萜类(terpenes)、生物碱类(fumiquinazolines)、聚酮类(polyketides)、聚酯类(lactones)、醌类(quinones)和甾体类(steroids),这些活性物质对促进药物的先导物质挖掘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文献和资料的查阅,总结了近年来篮状菌及其次级代谢物的研究开发进展,希望为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特定人群超重患病率,以及超重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脂肪肝等相关疾病的关系,为及早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奠定基础。方法:对平房地区采取长效避孕措施的603名户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健康体检,按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比较各组间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等相关疾病检出率的差异。结果:特定人群超重发病率及超重相关疾病检出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房地区特定人群超重及肥胖发病率未明显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及全市水平。但超重及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脂肪肝等疾病存在较大相关关系,为了进一步降低心脑血管高危因素和死亡率。需采取早期、有效的措施控制超重和肥胖倾向。  相似文献   
9.
动物与植物种子更新的关系I.对象,方法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多数植物靠种子库来更新。种子从离开母体到建成幼苗的过程中始终受动物活动的影响。动物对种子既有取食消耗的不利一面,又有将其扩散到适于发芽的安全地点的有利一面,二者处于一种利弊权衡状态。研究动物与植物种子更新的关系,有助于揭示种群动态的机制,理解动物和植物之间协同进化的规律,了解生态系统演替及其组分之间的关系,认识取食种子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而为生态系统维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及有效  相似文献   
10.
对原核细胞表达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核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表达的核蛋白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免疫小白鼠血清中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荧光抗体滴度达1:12800;用免疫小鼠脾细胞和血情做被动免疫保护实验,结果显示脾细胞对部分乳鼠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致死感染有保护作用,保护率可达38%,而血清不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同时也未观察到核蛋白免疫血清具有促感染乳鼠早死作用。表明核蛋白能诱导细胞免疫保护但不诱导抗体介导的免疫保护,同时也不引起抗体介导的早死,这就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核蛋白作为该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成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