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黑斑侧褶蛙蝌蚪断尾后的补偿生长和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晓丽  林植华 《生态学报》2020,40(6):2141-2148
动物在经历不利的生长条件或环境后往往出现补偿生长。研究了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蝌蚪经历来自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捕食造成断尾损伤后的补偿生长模式、断尾损失对蝌蚪游泳能力以及变态时间与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历捕食压力后,全尾组和1/3断尾组蝌蚪的体长显著大于1/2断尾组蝌蚪的体长,全尾组和1/3断尾组之间的蝌蚪体长差异不显著;第19天时,1/2断尾组蝌蚪经过补偿生长后体长显著大于全尾组蝌蚪,1/3断尾组与全尾组和1/2断尾组之间的蝌蚪体长差异均不显著;三个实验组之间蝌蚪尾长差异不显著;全尾组蝌蚪的疾游速显著大于1/2断尾组蝌蚪的疾游速,1/3断尾组蝌蚪的疾游速与全尾组和1/2断尾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严重断尾对蝌蚪疾游速产生了消极影响。三个实验组蝌蚪的变态时间和变态前后形态差异均不显著。黑斑侧褶蛙蝌蚪能够在变态前调整生长轨迹补偿早期捕食风险造成的生长损失,断尾损失并不影响变态时间与大小,断尾超过一半的蝌蚪经过补偿生长后仍要付出一定的运动代价。  相似文献   
2.
樊晓丽  雷焕宗  林植华 《生态学报》2012,32(17):5574-5580
体温是影响变温动物表现的最重要生理学变量。检测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虎纹蛙的雌性亚成体、雄性亚成体、幼体和蝌蚪这4个发育阶段的选择体温和热耐受性。单因子方差分析表明,虎纹蛙选择体温、耐受低温、耐受高温和温度耐受范围的组间差异均显著,幼体的选择体温(24.13℃)显著低于雌性亚成体(28.06℃)、雄性亚成体(29.27℃)和蝌蚪(28.23℃),雌性亚成体、雄性亚成体和蝌蚪之间差异不显著;幼体的耐受低温(13.85℃)显著高于雌性亚成体(11.27℃)、雄性亚成体(10.84℃)和蝌蚪(10.74℃),雌性亚成体、雄性亚成体和蝌蚪之间差异不显著;幼体具有显著低的耐受高温(35.48℃)、蝌蚪具有显著高的耐受高温(43.31℃),雌性亚成体(39.55℃)和雄性亚成体(39.02℃)的耐受高温差异不显著;幼体(21.62℃)具有显著小的温度耐受范围、蝌蚪(32.58℃)具有显著大的温度耐受范围,雌性亚成体(28.28℃)和雄性亚成体(28.18℃)的温度耐受范围差异不显著。虎纹蛙幼体和亚成体体温和水温之间在降温速度和升温速度的相关关系均显著。用回归剩余值去除水温变化速度对体温变化的影响,双因子方差分析(降温和升温速度为重复检验设置)表明,幼体的体温变化速度显著大于亚成体,两性亚成体间差异不显著;温度变化类型(降温和升温)和两因子的交互作用对体温变化的影响不显著。基本热生态位分离和体温调节能力的发育限制是形成上述现象的最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西藏墨脱发现灰头钩嘴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林植  何芬奇 《动物学杂志》2016,51(2):336-336
正2015年10月20日08:46和09:33时,于西藏林芝市墨脱县巴日村仁青崩附近(29°20′N,95°21′E)海拔1 380 m及1 450 m处以SWAROVSKI 8.5×42双筒望远镜分别观察记录到有钩嘴鹛个体(2只)和小群体(4只)在灌丛间活动觅食并拍摄到照片,其羽色明显有别于当地所曾记录到的数种钩嘴鹛,经查阅相关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Robson 2005,Collar et al.2007,Grimmett et al.2011),认定为灰头钩嘴鹛(Pomatorhinus schisticeps)。  相似文献   
4.
林植华  计翔 《动物学报》2004,50(4):541-550
用15条2002年6月中旬捕自浙江丽水的怀卵滑鼠蛇研究繁殖输出及孵化热环境对孵出幼体表型特征的影响。母体在捕后3周内各产一窝柔性卵。窝卵数、窝卵重和卵大小均随母体体长增加而增大,平均值分别为13.3(枚卵)、332.4g和24.8g。窝卵数和卵大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18和0.13。窝卵数与产后母体状态呈正相关,卵数量和大小无关。每窝部分可孵卵分别用恒温(24、27、30、33℃)和21.0-39.0℃(平均28.3℃)范围内的波动温度孵化,每隔5d记录恒温孵化卵的重量。孵化热环境对卵与环境之间的水分交换有显著影响,并影响孵化卵重量的时间变化。24、27、30、33℃和波动温度的平均孵化期分别为105.4、78.0、57.8、51.3和58.6d。不同热环境下的孵化成功率和幼体畸形率有一定差别,但统计上不显著。24℃和30℃孵出幼体雄性比例较高,27℃、33℃和波动温度孵出幼体雌性比例较高,但没有证据表明孵化温度能决定滑鼠蛇性别。除孵出幼体灰分含量外,孵化温度对其它幼体特征均有显著影响。33℃孵出幼体SVL较小,但剩余卵黄和其中的灰分含量大于其它温度孵出的幼体。24℃和30℃孵出幼体的总干重、总能量、躯干干重、脂肪体干重总体上小于27℃和波动温度孵出幼体。24℃孵出幼体特征性具有最小的剩余卵黄,33℃孵出幼体则特征性地具有最大的剩余卵黄。24℃和30℃孵出幼体特征较为接近,27℃和波动温度孵出幼体较为接近。对9个幼体特征变量做主成分分析发现,第一和第二主成分共解释81.2%的变异。幼体SVL、湿重、干重、脂肪含量、能量、躯干干重和脂肪体干重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解释56.9%变异),剩余卵黄干重在第二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解释24.3%变异),第一和第二主成分的分值均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进一步显示,24、30和33℃孵出幼体总体上小于27℃和波动温度孵出幼体[动物学报50(4):541-550,2004]。  相似文献   
5.
浙江丽水虎纹蛙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食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植华  计翔 《动物学研究》2005,26(3):255-262
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了407只2001—2003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浙江丽水罚没的死亡虎纹蛙的体长等10个形态指标,结果表明:雌性成体体长(SUL)大于雄性成体,幼体形态无显著两性差异;ANCOVA去除SUL差异的影响后,雌性成体的头长和后肢长大于雄性成体,前肢长、眼径和耳径则小于雄性成体。前肢两侧对称性的偏移度成体大于幼体,雌性大于雄性;后肢两侧对称性成幼体和两性无显著差异。10个形态指标主成分分析的前三个主成分共解释64·6%的变异:第一主成分中头宽、眼径和耳径,第二主成分中后肢长,第三主成分中眼间距和鼻间距分别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用NikonSMZ-1000解剖镜鉴别277只个体胃内容物中的食物种类,发现其秋季食物以节肢动物为主;成幼体和两性食物生态位宽度为3·42~5·25,食物生态位重叠度较高为0·93~0·98。分析表明,虎纹蛙局部形态特征的两性差异微弱,而体长两性异形差异显著;雌体具有较大的体形与食性无关,而可能与生育力选择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7.
<正>2015年3月和10月,我与鸟友两次去往西藏边境地带观鸟寻鸟。我们于3月去到樟木口岸,在那里拍摄记录到红眉金翅雀;10月去到墨脱,拍摄记录到灰头钩嘴鹛。红眉金翅雀可谓是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特有种,灰头钩嘴鹛的分布则是沿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至中南半岛。在2000年出版发行的《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红眉金翅雀和灰头钩嘴鹛均被看作是虽在中国尚无正式记录但甚是有可能见于中国境内的鸟种而入列其中。在2015年第3期和2016年第2期的《动物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静态换水方法研究了异丙甲草胺、醚菌酯和咪鲜胺锰盐3种农药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的急性毒性及其联合毒性.结果表明,在急性毒性和两两联合毒性实验中,不同浓度农药对蝌蚪的死亡率影响均显著.在24 h、48h及72 h急性毒性实验中,异丙甲草胺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9.81、28.81和25.83mg/L,醚菌酯为1.72、1.46和1.41 mg/L,咪鲜胺锰盐为7.43、3.75和3.22 mg/L.异丙甲草胺、醚菌酯和咪鲜胺锰盐3种农药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8.07、0.32和0.29 mg/L.异丙甲草胺为中等毒性农药,而醚菌酯和咪鲜胺锰盐均为剧毒性农药.在两两联合的毒性实验中,异丙甲草胺-醚菌酯和异丙甲草胺-咪鲜胺锰盐均表现为中等毒性,醚菌酯-咪鲜胺锰盐表现为剧毒性.在24 h、48 h及72h两两联合毒性实验中,异丙甲草胺-醚菌酯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8.41、15.69和13.38 mg/L,异丙甲草胺-咪鲜胺锰盐为15.56、10.45和8.11 mg/L,醚菌酯-咪鲜胺锰盐为4.17、2.84和2.00 mg/L,且其相对应的安全浓度分别为3.42、1.41和0.40 mg/L.在联合毒性评价中,异丙甲草胺-醚菌酯联合组在24 h和48 h表现为拮抗作用,醚菌酯-咪鲜胺锰盐联合组在48 h表现为加和作用,其余均表现为协同作用.同样,重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农药浓度、染毒时间及两者相互作用对蝌蚪的存活率影响均显著.与前期发表数据进行比较,表明中华大蟾蜍蝌蚪对污染物具有很强的敏感性.这些结果将为无尾类动物的毒理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药的使用对水生动物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有机氯杀虫剂硫丹对中国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蝌蚪的毒性效应。具体而言,首先检测了硫丹的安全浓度(SC),并在急性毒性实验中评估了硫丹的毒性等级。然后检测了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核形态异常,并在慢性毒性实验中测定了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结果表明,在急性毒性中,随着硫丹溶液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蝌蚪的平均死亡率显著增加,即蝌蚪存活率取决于农药剂量和染毒的时长。硫丹对中国虎纹蛙蝌蚪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值为23.38 μg/L,安全浓度为2.34 μg/L,为剧毒性农药。在血液红细胞核异常实验中,观察到5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核异常:核碎裂、双核、不等分裂、核凹陷和核空洞。血液红细胞核异常率与农药浓度呈正相关。在酶活性检测中,三种酶的活性均受硫丹浓度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随硫丹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随着硫丹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研究结果表明,硫丹对中国虎纹蛙蝌蚪具有很高的毒性,并证明了血液红细胞核异常和特定的代谢酶可以作为环境监测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栖息地干涸将对生活在水中的无尾类幼体提出了挑战。通过浙江丽水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和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us)蝌蚪在实验条件下对不同水位变化的表型响应,检测表型可塑性的遗传性和环境近因性影响。结果表明,水位变化对中华大蟾蜍蝌蚪早期发育历期、头宽和体重影响不显著,对体长影响显著,其中逐减水位最大、恒低水位最小,慢波、恒高与快波、逐增水位依次减少;水位变化对黑眶蟾蜍蝌蚪早期发育历期、体长、头宽和体重影响均显著;发育历期以恒高水位最大,恒低水位最小;体长以逐减水位最大,恒低、快波和慢波水位显著偏小,逐增和快波水位居中;头宽以恒低水位最小,逐增水位居中,其余较大;体重以恒低水位最小、恒高水位最大,其余居中。水位变化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变态时间、体长、头宽和体重影响均不显著;水位变化对黑眶蟾蜍蝌蚪的变态时间、体长和体重影响均显著,对头宽影响不显著;恒低水位的变态时间最长,恒高水位的变态时间最短,其他水位变化之间差异不显著;恒高水位的体长最大,恒低和快波水位最小,其他居中;逐增和快波水位的体重最大,恒低水位最小。研究结果表明,繁殖季节不同的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蝌蚪响应水位变化的表型可塑性差异显著,长期在容易发生干旱和水位变化的冬季繁殖的中华大蟾蜍蝌蚪的表型可塑性低,在雨水充沛的春季繁殖的黑眶蟾蜍蝌蚪的表型可塑性高,表现出表型可塑性的种间差异和遗传性;在早期发育过程中,两种蝌蚪体长的共同的表型变异与缺乏遗传基础的环境近因性影响有关;黑眶蟾蜍蝌蚪对低水位或水位下降作出减速分化的消极响应,响应程度与环境信号的强弱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