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为证实乙型肝炎病毒( HBV) 3022 ~1787 核苷酸缺失突变体编码蛋白TS′X′( 源于DNA 聚合酶读码框架, T为TP 区, S′为部分缺失的spacer 区, X′为截短的X 蛋白) 具有抗α干扰素( IFN-α) 作用并确定其功能区域,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扩增获得TS′X′全长及片段TS′( 含TP 区及部分缺失的spacer 区) , 并克隆于pcDNA3. 1 /HisC 载体。重组质粒以FuGENE6 转染Huh7 肝细胞,48 h 后裂解细胞, 以蛋白质印迹法( Western blot) 证实目的蛋白可在Huh7 肝细胞中表达。重组质粒及空载体pcDNA3. 1 /HisC 分别与IFN-α反应报告质粒p6-16CAT按分子数5∶1、10∶1、15∶1、30∶1 共转染Huh7 肝细胞, 转染后48 h 给予终浓度为100 IU/ml 的IFN-α2a 刺激, 作用24 h 后裂解细胞,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胞内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 CAT) 含量。结果显示, 与空白载体相比, 随着TS′X′及TS′重组表达质粒转染量的递增, Huh7 胞内CAT 值逐渐降低( n=6, P <0. 05) , 但TS′X′与TS′之间无显著差异( n =6, P >0. 05) 。本研究证实, HBV 3022 ~1787 核苷酸缺失突变体编码的TS′X′蛋白可抑制Huh7 细胞对IFN-α的反应性, 其活性与其N端TP及部分缺失的spacer 区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