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20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基本上分为传统克隆(Traditional cloning,TC)和手工克隆(Handmade cloning,HMC)。虽然随着SCNT的推进,科研人员已经利用TC成功克隆出多种动物,但这种方法需要使用昂贵的显微操作仪,并且克隆效率较低。因此,TC逐渐被新方法HMC替代,HMC是一种通过手工操作将体细胞与两个去核的半卵母细胞融合、激活,并在培养系统中培养后产生胚胎的方法。HMC不仅操作程序简单、不需要显微操作仪、成本较低,还可以提高囊胚率,使克隆技术向生产应用又迈进了一大步。主要对HMC的操作程序、表观遗传重编程异常和HMC重编程异常修复进行了综述,并对HMC进行了展望,以期能够更好地将其应用到生产中去。  相似文献   
2.
关于骡不育以及个别母骡偶然生育的现象。历来存有争议,认为因亲本染色体歧异导致杂种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理论,否认骡生育的事实,而为母骡生育提出解释的理论则认为一定是母骡产生了只含单一亲本染色体组的卵子,回交后代已回归为马或驴,但是一些新的研究却证明,事实与上述理论都存在明显矛盾,为了进一步探讨种间杂种生殖隔离现象的遗传机理,本研究采用性成熟公骡的睾丸为材料,制备组织切片和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标本进行观察。发现个别性腺发育较好的个体虽然减数分裂存在大量异常,但确有少数精母细胞完成了减数分裂并产生精子,在骡的精母细胞内,发现有与马的联会复合体相似的线段状物,电镜下可辨其某完成了减数分裂并产生精子,在骡的精缚产细胞内,发现有与马的联会复合体相似的线段状物,电镜下可辨其某些片段呈双线性结构。据此结构对杂种不育的传统理论进行了讨论,认为应综合考虑杂种的异源染色体和异源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作用的双重影响,来认识和理解杂种不育多样性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研究高山美利奴羊INHA基因外显子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的相关性。本实验通过比对高山美利奴羊全基因组测序结果中不同个体INHA外显子,分析高山美利奴羊INHA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高山美利奴羊INHA基因突变前后不同等位基因的m RNA二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通过上述分析,将引起高山美利奴羊INHA编码氨基酸变化的位点作为该基因的特异性候选位点,通过直接测序法分析高山美利奴羊特异性候选位点INHA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与产羔数的相关性。结果发现,高山美利奴羊INHA基因外显子区域存在3个SNPs,分别为T206A (Met→Lys)、T387A(Thr→Thr)、G900A (Pro→Pro);INHA基因3个SNPS都改变了RNA的最小自由能以及二级结构,错义突变T206A (Met→Lys)引起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改变;高山美利奴羊INHA基因T206A突变表现出3种基因型分别命名为TT、TA、AA,基因型与产羔数关联分析发现TT、TA基因型个体的产羔数极显著高于TT基因型个体(p<0.01)。本研究初步表明INHA基因是影响高山美利奴羊产羔数的一个主效基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