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我们于1974—1976年间在青藏高原的考察中采集到野生大麦的大量种子和植株标本,随后在北京和昆明种植鉴定,并进行了形态学、细胞学、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地区广泛地分布着二稜野生大麦。它的分布地区包括东起四川省甘孜自治州的道孚县,西至日喀则专区,南起山南专区的错那县,北至拉萨专区堆龙德庆县,纵横1,500余公里的广大地区。分布的海拔高度从2,800米到4,100米,包括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  相似文献   
2.
邵启全  李长森  巴桑次仁 《遗传》1975,2(2):123-128
       文报道了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有二棱野生大麦。它有广大的分布地区。形态学鉴定,证明它们分属于二棱野生大麦的三个基本变种。还证明六棱野生大麦有广泛的分布地区和物种的多形性。a次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有六棱瓶形野生大麦,此外还有一些野生大麦的中间类型分布在这一地区。       细胞学鉴定证明上述野生大麦类型染色体组型的第一对最长染色体的一端携带小随体,属a,a,型。       有些野生大麦具有抗病、丰产、优质的特点,可作为育种家的珍贵原始材料。       根据上述实际资料认为二棱野生大麦、瓶形野生大麦和六楼野生大麦是野生大麦由野生向栽培方向进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几个进化阶段。这些类型全部生长在我国西南地区。说明我国是栽培大麦的起源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3.
西藏半野生小麦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一、发现西藏半野生小麦的经过情况及其分布地区 1974年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从四川进藏,沿途进行了线路考察。在昌都专区察雅县吉塘区调查野生大麦时,藏族社员提供了半野生小麦的情况。它是一种在形态上很象小麦,而在成熟时穗轴折断的一种小麦,一般是做为田间杂草混杂在青稞与小麦田间。采集了植株标本和种子。当考察队到达西藏自治区农科所吋,得知自治区农科所程天庆、董玉鳌同志早在1962年曾在山南专区隆子县三安曲林采集到一种成熟时穗轴折断的小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1974年的青藏考察中发现一种半野生小麦,采集了大量的种子和标本。随后对它进行了形态学、细胞学和遗传学研究。西藏半野生小麦是青稞和小麦田间的杂草,它在成熟时小穗自然脱落,天然播种。它在昌都专区察雅县吉塘区被首先发现,然后在山南专区加查县和贡(口戈)县采集到标本,有人在隆子县和仁布县采集过它。对于半野生小麦的  相似文献   
5.
栽培大麦的起源与进化——我国西藏和川西的野生大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有二稜野生大麦。它有广大的分布地区。形态学鉴定,证明它们分属于二稜野生大麦的三个基本变种。还证明六稜野生大麦有广泛的分布地区和物种的多形性。首次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有六稜瓶形野生大麦,此外还有一些野生大麦的中间类型分布在这一地区。 细胞学鉴定证明上述野生大麦类型染色体组型的第一对最长染色体的一端携带小随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