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应用苯肼建立小鼠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方法已经成熟,但用苯肼建立慢性溶血性贫血模型尚未见报道。本研究试图应用苯肼口服法建立慢性溶血性贫血动物模型并探索最适建模的苯肼浓度。方法:4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通过口服不同浓度的苯肼溶液,于口服后的第0,1,2,3,4,5,6周目内眦采集小鼠外周血检测,记录相关指标变化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筛选出最佳慢性溶血效果的给药浓度。结果:口服苯肼溶液浓度在250 mg/L以下时C57BL/6小鼠没有出现明显的贫血状态,当浓度调至250mg/L-350mg/L时可使C57BL/6小鼠在5-7周内出现溶血性贫血症状,各组小鼠的皮肤和粘膜颜色苍白,外周血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降低网织红细胞比例增高。但是当浓度达到350 mg/L时小鼠贫血情况过重且达不到慢性贫血的要求。当浓度为300 mg/L时小鼠各项血液指标平稳下降。结论:本实验建立了一种新的小鼠慢性贫血模型,且通过实验发现小鼠口服苯肼致慢性贫血的最佳浓度为300mg/L。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使用苯肼建立慢性贫血的动物模型,此模型对研究人类慢性贫血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结核杆菌异柠檬酸裂合酶(ICL)蛋白322位点赖氨酸(Lys322)的乙酰化修饰对蛋白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结核杆菌ICL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icl,并对Lys322位点进行定点突变为精氨酸(Arg,R)和谷氨酰胺(Glu,Q),体外表达纯化获得重组蛋白ICLWT、ICL322R和ICL322Q。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酶活性测定来揭示Lys322位点突变前后对蛋白的乙酰化修饰水平及蛋白功能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大肠杆菌表达体系获得的ICLWT、ICL322R和ICL322Q蛋白均有较高水平的蛋白赖氨酸乙酰化修饰信号,较ICLWT,ICL322R和ICL322Q突变蛋白的酶活性分别下降了大约50%和70%。结论:在大肠杆菌的表达体系中,ICL蛋白可以获得乙酰化修饰。ICL322Q突变蛋白酶活性的显著下降,揭示Lys322位点乙酰化修饰对ICL蛋白的功能存在负向调控。为未来深入探索赖氨酸乙酰化修饰对结核杆菌代谢,潜伏感染的调控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海藻真菌木霉Trichoderma sp.PT2菌体提取物中分离到一个新倍半萜糖苷类化合物Trichodermoside(1)。并通过1D-,2D-NMR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并应用MTT法对化合物1的细胞毒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