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对眼裸藻属Euglenaria Karnkowska, Linton&Kwiatowski进行分类学修订,研究以采自中国的12株3种眼裸藻属物种为材料,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眼裸藻属进行系统发育研究,鉴定了3种眼裸藻属物种,分别是尾眼裸藻Euglenaria caudata (Hubner) Karnkowska et Linton、项圈眼裸藻Euglenaria anabaena(Mainx) Karnkowska et Linton和棒形眼裸藻Euglenaria clavata (Skuja) Karnkowska et Linton,提供了它们的形态特征及分子数据。基于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以亲缘关系较近的双鞭藻科Eutreptiaceae Hollande物种为外类群,其余的裸藻类分为扁裸藻科Phacaceae Kim, Triemer&Shin和裸藻科Euglenaceae Dujardin物种两大支,眼裸藻属位于裸藻科分支(0.84/-),共包含28株眼裸藻属物种,主要分为3个小分支,每个小支的支持率均高达99%以上,项圈眼裸藻和尾...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镜及扫描电镜对彼得森黄群藻的形态结构、孢囊形成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结果显示,彼得森黄群藻分布广泛,营养体形态变化也大,可以分为不同的变种和变型,其孢囊形态也有多种形态.根据鳞片结构,鉴定出其中的2个变型,并对其所产生的孢囊形态进行了对应.  相似文献   
3.
利用RAPD技术对铜绿紫球藻(Porphyridium aerugineum 755),淡色紫球藻(Porphyridium purpureum 806)和紫球藻(Porphyridium cruentum)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从5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5个种间多态性较强,重复性较好的引物。检测到233个位点。在233个条带中有186个多态性位点。多态位点比率为79.73%,平均每个引物扩增9个条带,多态性条带7个。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铜绿紫球藻、淡色紫球藻和紫球藻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455,其中铜绿紫球藻和淡色紫球藻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413,铜绿紫球藻和紫球藻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556,淡色紫球藻和紫球藻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396。所以由RAPD试验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三种紫球藻为独立的种,其中淡色紫球藻和紫球藻是亲缘关系较近的两个不同种。紫球藻属种间个体DNA多态性比较丰富,因此利用RAPD技术可以从DNA水平上检测紫球藻属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4.
铜绿紫球藻(Porphyridium aerugineum)755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战  冯奇俊  童昱  王全喜 《植物研究》2004,24(3):317-322
紫球藻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经济微藻,它的生长速率受各种环境因子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不同光强、光周期、盐度、NaHCO3浓度、葡萄糖浓度、培养方式等因子对铜绿紫球藻(Porphyridium aerugineum)755生长的影响,并确定其最佳的培养条件.此外还分析了该藻的吸收光谱,为其培养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该文报道了一株采自黑龙江省伊春市的鱼鳞藻,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鳞片和刺毛等主要鉴定特征的亚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将分离纯化后的藻株提取DNA并扩增目的基因SSU rDNA及LSU rDNA,根据基因序列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学特征与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该鱼鳞藻为中型鱼鳞藻(Mallomonas intermedia),该种也是首次在中国和亚洲发现。同时讨论了该种与鱼鳞藻属同一系列其他组物种的系统关系以及该种在全球的分布与传播。该研究为中型鱼鳞藻的地理分布、金藻和其他微藻的传播扩散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具有强大的组织再生修复及免疫调节功能,广泛应用于损伤性和免疫相关性疾病的治疗,但其过早凋亡会降低临床疗效,且机制不明。研究发现,胍丁胺(agmatine, AGM)可通过抑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生成发挥抗炎功能,对脓毒症小鼠具有保护效应。移植MSCs治疗脓毒症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但二者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及AGM是否影响MSCs生存却未见报道。该研究旨在探讨AGM对MSCs生存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MSCs之前,该研究通过检测细胞表面marker(CD29、CD34、CD44、CD45、CD90和CD105)及三系分化(成脂、成骨、成软骨)对其进行了鉴定。为了深入探究AGM对MSCs的作用,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GM处理后MSCs的凋亡率(Annexin V)以及Western blot检测经AGM处理后MSCs的凋亡相关信号通路蛋白p-AMPK、p-mTOR、p-S6K1、Cl-Caspase3的表达水平。之后进一步添加AMPK siRNA检测AGM诱导MSCs凋亡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 AGM在体外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诱导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化,导致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上调,从而介导MSCs凋亡。而AMPK siRNA处理能明显恢复mTOR通路,并抑制AMPK活化,使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降低,进而减弱AGM诱导的凋亡效应。该文揭示了AGM可通过AMPK途径诱导MSCs的凋亡。  相似文献   
7.
赵坤  陈皑  庞婉婷  尤庆敏  王全喜 《生态学报》2020,40(6):2149-2157
探明不同类型景观水体中环境敏感型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差异及影响因素对景观水体生物多样性维持和水生生态系统保护十分重要。于2014年5月在上海选取具代表性的8个景观水体共设置35个采样点进行浮游动物采样调查,并同步测定水体环境指标。本次调查采集并鉴定浮游动物40种,其中轮虫29种,枝角类7种,桡足类4种。基于浮游动物群落组成进行聚类分析,所有采样点聚为四种景观类型:天然湖泊(淀山湖)、人工湖泊(滴水湖)、AAAA级公园水体(共青森林公园和古猗园)和普通综合性公园水体(世纪公园、和平公园、长风公园和车镜公园)。两种公园水体浮游动物种类较为丰富,多样性较高,各自约有40%的种为生境特有种,而淀山湖特有种仅1种(为猛水蚤),滴水湖3种均为蛭态类。物种相似性方面,大型天然淀山湖与人工滴水湖相似性最高(37.5%),普通公园水体次之(33.3%),与AAAA公园水体相似度最低(20%)。后两者间的相似性较高(27.8%),且两者与滴水湖的相似度均较低(18.5%和12.0%)。四类水体仅有3个共有种/类群: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和桡足类无节幼体。AAAA公园水体中甲壳纲动物的相对丰度(88.8%)远高于其他水体,其优势种由3种大型浮游动物(甲壳纲)组成,普通公园水体优势种仅由4种小型浮游动物(轮虫)组成,淀山湖和滴水湖的群落结构简单,优势种单一。冗余分析(RDA)显示,水温、透明度、pH、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是影响景观水体浮游动物群落差异的显著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8.
对蕨类植物腊叶标本叶表皮的制片技术进行了一些改进,克服了传统叶表皮制片中易出现的不足之处,简化了整个制作过程.这种方法使得蕨类植物叶表皮显微制片技术更加完善,可以为从事植物形态分类学基础研究的工作者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汝阳县浑椿河小流域是水利部淮委的“试点”小流域之一。本文通过介绍其在1986一1999年的治理经验与近几年的效益发挥情况,研究探讨了水土保持对减少水、土、肥流失及增加当地农、林、牧、副诸业所起的作用,并进行了近、远期效益综合分析。虽然其中对减少的土壤侵蚀及相应增加的作物经济效益估算是粗略的,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开展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淮河流域(流域面积为 2.7×105km2)水体污染严重并导致水质的恶化。为了分析淮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于2013 年5 月对淮河流域217 个样点进行浮游植物样品的采集, 并测定水体的环境指标。结果显示, 淮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主要由甲藻(占总生物量的26.1%)、硅藻(23.4%)和隐藻(19.5%)组成。聚类分析显示, 浮游植物群落可以分为四组: 组1 主要以腰鞭毛飞燕角甲藻(Ceratium hirundinella)为优势种, 组2 主要以硅藻门的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为主。组1 和组2 的采样点大多位于林地区域。组3 主要以隐藻类(Cryptomonas erosa)为主, 采样点位于人为干扰较大的区域, 如农业污染、采砂和农业养殖区。组4 主要以金藻门的色金藻(Chromulina sp.)为主。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主要受自然条件(如海拔和河流的级别)和人类活动(如总悬浮固体物和总氮)的影响。我们的结果显示, 浮游植物可以作为大型流域生物评价中的指示类群, 同时在水质监测中也应该考虑自然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