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氟哌啶醇在增强脑膜与依托啡结合的同时加强针刺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海宏  朱燕华 《生理学报》1994,46(4):313-319
用氚标记依托啡[3H]-etorphine与兔脑匀浆蛋白作受体结合试验,Scatchard分析的结果显示兔脑内的阿片受体有高低两种亲和力结合,对照组兔脑高亲和力解离常数Kdl为2.57±0.33nmol/L,氟哌啶醇(haloperidol,hal)或针刺引起镇痛时,Kdl值分别降至1.44±0.03nmol/L和1.53±0.05nmol/L(P<0.05);当hal和针刺合用进一步加强镇痛时,Kdl值进一步降至1.25±0.33nmol/L(P<0.01),提示在hal加强针刺镇痛时兔脑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提高。兔脑同[3H]-etorphine作体外受体结合放射自显影,结果显示hal加强针刺镇痛时,尾核、视前外侧区、丘脑室旁核、中央正中核、丘脑背外侧核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等脑区的阿片受体结合密度均有显著提高。上述结果提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hal加强针刺镇痛的机制之一,可能是由于产生了脑内阿片受体的上行调节。  相似文献   
2.
植物叶片气孔性状变异的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孔是陆生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水分和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在全球水和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的气孔性状包括气孔密度、气孔形状和大小、气孔指数等,是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对外界环境因子长期适应的结果,并对环境因子变化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本文评述了国内外近30年来植物气孔性状与大气CO2浓度、温度、水分、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成果,展望了今后植物气孔性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