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獭兔腹泻发生后盲肠菌群结构的变化情况,为微生态防治断奶兔腹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别提取5只健康和腹泻獭兔盲肠内容物总DNA,应用PCR-DGGE及Real-Time PCR技术比较分析獭兔盲肠中菌群结构的差异。【结果】腹泻獭兔PCR-DGGE图谱条带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指数与健康獭兔相比差异均不显著,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能够将腹泻组和健康组区分开。Real-Time PCR检测显示,腹泻獭兔盲肠正常菌群普雷沃氏菌、梭菌类群Ⅰ数量与健康獭兔相比没有变化(P0.05);链球菌属、梭菌类群Ⅳ和ⅩⅣa、白色瘤胃球菌、溶纤维丁酸弧菌、普拉梭杆菌等有益微生物数量显著降低(P0.01),而埃希氏大肠杆菌数量却显著升高(P0.05)。【结论】獭兔腹泻发生后盲肠有益微生物数量降低,有害微生物数量升高;菌群结构有差异但不显著(P0.05),腹泻獭兔盲肠菌群结构有复杂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采用猪肠道上皮细胞株IPEC-J2体外培养模型,考察9株猪源乳酸杆菌对IPEC-J2细胞的粘附特性,以及对鼠伤寒沙门氏菌DT104粘附的竞争、排斥、置换和抗侵袭作用.结果显示,9株乳酸杆菌均能粘附IPEC-J2细胞,粘附率在0.1%~10%之间,具有菌株特异性和浓度效应.乳酸杆菌和沙门氏菌同时加入细胞培养,能竞争性抑制沙门氏菌的粘附,并具有浓度效应,高浓度(109 CFU/mL)添加K30、K67和K16时,抑制率可达80%以上.乳酸杆菌预处理细胞后再加入沙门氏菌,高浓度乳酸杆菌可降低沙门氏菌粘附率40%~70%,而中浓度(108 CFU/mL)乳酸杆菌能抑制23%~33%沙门氏菌对细胞的侵入.但是,只有高浓度添加乳酸杆菌能置换已经粘附的沙门氏菌,置换率在12%~84%之间.该结果为临床上筛选乳酸杆菌,有效防治猪沙门氏菌病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高通量测序分析一只临床死亡的阿拉伯狒狒胃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多样性,结合其临床症状和检测结果进一步分析该动物的死亡原因,为野生动物的饲养管理和物种健康提供基础资料。

方法

以2017年12月20日成都动物园一只死亡的幼龄雌性阿拉伯狒狒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的内容物及粪便,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细菌16S rRNA基因的V4区进行测序,分析细菌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差异。

结果

十二指肠的菌群有效序列数较高,而盲肠和粪便菌群的alpha多样性较高;胃肠道菌群丰度不同,但都主要来自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而大肠具有较多的梭杆菌门;海尔曼螺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在胃和小肠富集,嗜肺巴氏杆菌和具核梭杆菌在结肠富集,并且结肠具有较多来自变形菌门的特有细菌;菌群的功能预测提示胃和小肠具有腹泻和胃肠炎风险,结肠具有菌群失调风险。

结论

阿拉伯狒狒的胃肠道细菌菌群的高通量测序分析和临床诊断及器官组织病理检测结果表明该动物患有的间质性肺炎与小肠富集的大肠埃希菌关系密切,其直接死亡可能与嗜肺巴氏杆菌有关,这些症状进一步导致其结肠菌群失调而加剧了死亡,提示饲养管理中应加强对动物园阿拉伯狒狒等野生动物肠道大肠埃希菌和嗜肺巴氏杆菌的监测,提高野生动物的饲养管理和物种健康。

  相似文献   
4.
该项研究根据微观生态平衡原理,采用生物技术,通过系列试验,筛选出了安全性好,抗腹泻力强,增重和提高饲料利用率显著,适应于生长育肥猪前期(SA38 SA91菌)、后期(SA74 SA91菌)和哺乳仔猪(SA74菌)的三个菌种,在国内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重复序列ERIC(IRU)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复序列几乎存在于所有生物的基因组中。"肠道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ERIC)是主要存在于肠道细菌的一类基因间重复序列,也称为"基因间重复单位"(Intergenic Repetitive Unit,IRU)。ERIC(IRU)首先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发现,后来又在多种其他细菌中发现。ERIC(IRU)长127bp,有的还有插入序列。绝大多数ERIC(IRU)都可以转录,mRNA形成茎环结构。ERIC(IRU)局限于基因组可转录区,即多顺反子操纵子基因间区域,或开放阅读框架上、下游非翻译区。ERIC(IRU)很可能调节侧翼基因(flanking gene)的表达。ERIC(IRU)高度保守,可能其变异受到自然选择压力的限制或它本身就可能是"自私的DNA"(selfish DNA)。Versalovic等建立起ERIC-PCR,它可以有效地同时平行分析不同生态系统的结构差异以及动态监测同一生态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近年来这一技术逐渐运用到对动物肠道菌群的研究上。  相似文献   
6.
定植于宿主肠道中的微生物参与了宿主多种生理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一个新的医学研究热点在近年内逐渐被关注,肠道菌群可通过主要由神经—内分泌介导的肠‒脑轴(gut-brain axis,GBA)与大脑进行双向式交流。GBA不仅实现了肠道菌群对大脑发育和功能的影响,也促使大脑对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改变成为可能。本文旨在对肠道菌群与大脑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肠道和大脑功能领域的研究以及重要相关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2019年12月末中国武汉地区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虽然目前国内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但是发现在出院患者康复后仍有一部分核酸检测复发阳性的问题,防控局面仍然严峻。本文阐述了患者复发SARS CoV 2 RNA阳性的两个原因,一是核酸检测本身的影响,二是病毒的残留。出院的患者大部分未出现复阳,但出院后的患者仍需隔离,不能放松警惕。为了降低出院患者复发阳性的概率,必须采取更准确的诊断方法,也可以对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出院标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